首页 --> 新闻发布 -->正文
上海市学校德育决策咨询研究课题发布及申报通知

创建日期 2008/04/02 魏宏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各学院、系、学生工作系统相关部门、中心:
2008 年度上海市学校德育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指南已经发布,请有意申报的老师参考相关课题指南,按照要求填写好相应的课题申请书,并将文字版(一式6份)与电子版分别上报至学工办思政研究科,由校学工办审核后统一报送。   课题申请书请见 相关下载 栏目。
报送时间:2008年4月22日之前
联系人:魏宏
联系电话:66132243
电子邮箱:shuxgb@163.com
 
上海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
2008 年4月2日
2008年上海市学校德育决策咨询研究招标课题指南
一、德育理论研究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价值观优化教育研究;
2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内容创新研究;
3 、校园文化建设新思路与新探索;
4 、大众传媒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
5 、学校德育与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研究;
6 、传统文化的现代德育价值研究;
7 、创新文化的社会功能研究——兼论科学技术的精神生产力;
8 、 培育大学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9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关系研究;
10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有效性研究;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典课程建设研究;
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党的创新理论联系研究;
14 、课程整合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研究;
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和实施标准研究;
16 、 控制大班教学流程的若干方法及理论思考;
17 、 处理好精讲与略讲的若干方法及理论思考;
18 、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互动的若干方法及理论思考;
19 、多媒体课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20 、新课程设置方案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衔接研究;
21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研究;
2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研究;
23 、新课程设置方案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24 、社会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研究;
25 、全球化文化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研究;
26 、基于新课程设置方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
27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模式研究;
28 、新课程设置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研究;
29 、大班化教学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控制研究;
3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下经典原著的选读篇目与依据研究;
3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体制研究;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32 、新形势下校园文化的发展走向;
33 、和谐校园测评指标在线创建开发研究;
34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资源的开发;
35 、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有效性研究;
36 、注册志愿者工作机制体制研究;
37 、注册志愿者管理机制探索;
38 、"高雅艺术进校园"校内运行机制研究;
39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40 、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学生社区管理研究;
41 、多校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42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和载体研究;
43 、互联网政治与青少年网络思想教育工作;
44 、上海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调研;
45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效性研究;
46 、校园网络文化产品的推广应用及有效性研究;
47 、校园网络建设的载体及有效性研究;
48 、高校教师使用网络资源的方式及常用网络工具研究;
49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分析机制研究;
50 、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流向分布及影响力分析研究;
51 、境外网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动态的影响力评估;
5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督导机制研究;
53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疏导机制研究;
54 、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55 、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56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
57 、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
58 、高校学生骨干管理培养方法创新研究;
59 、学校德育研究基地建设路径和管理办法研究;
60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讲坛、论坛管理研究;
61 、高校廉洁教育工作情况调研;
62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研究;
63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学生事务管理有效性研究;
64 、高校帮困育人机制研究;
65 、新时期辅导员的核心素质研究;
66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研究;
67 、上海高校教师理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
68 、师德建设社会参与机制探索;
 
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
69 、 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合的实践研究与案例分析;
70 、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区本、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71 、学生体育与民族精神教育关系的研究;
72 、西藏班、民族班学生的情感心理研究;
73 、课堂落实"两纲"教育三维目标的评价研究;
74 、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社会影响与开放型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75 、学校参与社区建设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的研究;
76 、 校外教育标志性活动项目组织机制研究;
77 、校外活动场所现状调研;
78 、 社区教师的现状调研;
79 、 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监测指标研究;
80 、 80后青年教师特点与发展;
81 、教师师德与育德能力培训的考核标准研究;
82 、教师人文素养提升与教学实践的衔接研究;
83 、 小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情况调研;
84 、未成年人法制素质状况调研;
85 、 中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情况调研;
86 、高考制度新方案实施后的德育动态研究;
87 、"温馨教室"推进的实践研究;
88 、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发展报告;
89 、上海市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的实践研究;
 
五、其他
90 、上海德育研究基地建设思路、标准和考核管理办法研究;
91 、上海中青年德育研究骨干培养路径、方法和机制研究;
92 、师德建设内涵和载体创新研究;
93 、上海高校德育E研究院组建方案研究;
94 、提升教师人文素养为目标的教师教育课程建设与培训方式的创新研究;
95 、科教党委系统海归人员思想状况调研。
  


 
 
 

上一条:2008年上海高校辅导员专题培训通知 下一条:关于国家奖学金及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事项的通知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