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2009第(1)号
上海大学2009年度学生工作要点
2009年我校学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进一步实践钱伟长教育思想,扎实推进学生工作的科学发展,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
一、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以党建促学风,进一步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深化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提高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要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新机制,推进支部小型化建设,努力把党组织建在最活跃的细胞上,着力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要进一步完善"课程班党员核心小组"的工作机制和网络交流平台建设,继续探索学生党建在学生班级、学生社区、学生社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全覆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支委会和党小组作用,使之成为团结协调、结构合理、有战斗力的学生党支部。
2、提高支部组织生活质量,发挥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要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支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各基层党支部要进一步创新组织生活的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在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水平、发展学生入党壮大党员队伍、发挥党员作用引领优良学风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3、加强对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委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对新上岗的党支部书记和委员进行专门培训,引导他们尽快熟悉党支部的工作;不断提高支部书记和委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不定期开展对其它支部书记和委员的培训。
4、完善学生党员、党支部年度考核。每个党员要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基础上,通过"主人翁计划"的实施,要在读好书(学好知识)、做好事(做好工作)、带好头(引领学生)上下功夫,真正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影响和带领周围的学生积极向上。要通过党员自评、群众测评、支部考核等方式对党员进行考核,通过支部自评、群众评议和组织考核对党支部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预备党员转正,党员个人评优,支部达标创优的重要依据。
二、结合学生特点,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1、开展主题教育,明确学习目标。要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澳门回归10周年等重大节庆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迎世博等重大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充分认清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明确自己建设祖国的社会责任,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
2、注重调查研究,掌握学生实际。要深入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个性特点,着重解决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需求、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在调研基础上,通过开展针对性的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婚恋观教育、职业观教育、安全意识教育等主题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繁荣校园文化,营造和谐氛围。要设计主题鲜明、有利于学生体格健康、身心愉悦、团队合作、意志磨练、责任承担的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形成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提供支持,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努力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身体素质、文化艺术修养的全面提升。
4、加强社区学院建设,深化育人内涵。面向学生广泛开展立志教育、适应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涯发展教育、安全意识教育等,提升驻楼辅导员、导师的育人能力,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指导。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娱乐活动,尤其是周末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社区学院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效果,努力实现社区学院建设的主要目标。
三、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1、完善帮困资助体系,加强人文关怀。重点针对新生开展系列新生适应专题心理辅导活动,继续抓好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建设,进一步发挥团体辅导在学生成才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好对各类有困难学生的心理帮扶、物质资助工作,完善帮困资助体系,通过物质帮困和各种活动的设计,形成资助—自助—助人的良性循环。
2、加强就业指导教育,服务学生成才与就业。要积极开展以当前就业形势教育为重点的校园就业指导服务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面向基层就业,主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要注重加强分类指导,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特别要关心困难学生的就业。要重视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和生涯规划课程建设,要关注毕业班学生的就业状况,给予必要的指导、推荐和落实。要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形成人人关注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3、发挥学院专业优势,加强优秀生培养。要提高优秀生培养工作在各院系的认同度,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优秀生培养机制;要完善各院系优秀生培养方案,结合学科优势、专业特点、学生特长,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优秀生培养举措,吸引优秀的专业教师担任导师,在道德品质、人生规划、学业等方面给予学生全面指导,为各类优秀学生搭建好成才、成长的平台。
四、规范建制,扎实推进辅导员队伍内涵建设,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科学配备队伍,加强培训培养。要进一步结合不同学院发展阶段特点,合理调整专兼职配比,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学校要继续加强对各类培训工作的管理和引导,实行分层、有序、有重点的专业化培养,学院要支持和鼓励辅导员参加相关培训,提升培训质量,提高培训工作有效性。
2、制订职业规划,推动长效发展。要结合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和素质能力,引导辅导员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引导辅导员将个人事业发展与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结合起来,着力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事业归属感。
3、健全长效机制,激发工作活力。继续加强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立交桥"建设工作,鼓励辅导员多样化发展;加强辅导员网络平台建设,引导辅导员合理利用乐乎社区、博客等网络载体开展工作与交流;增强和拓展辅导员协会功能,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开展十佳辅导员、优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评选工作,深入挖掘、全面展示辅导员中的先进典型;继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学科建设,规范和完善上海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办法,加强对辅导员的科学管理和考核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法制化、信息化建设,实施规范管理、科学管理,为学生培养创造良好软环境。
1、完善政策法规,实行规范管理。积极推进学生工作法制化建设,针对现有条款在覆盖面、执行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听取广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生手册》作进一步的完善补充。注重日常积累,有重点地开展针对"试读期满学生"、"考试违纪学生"、"延长学籍学生"的对比分析等调研工作,总结经验,剖析问题,提出具体的工作思路和解决对策。
2、完善评价体系,实行科学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规范各类奖学金评审条例及流程,建立一套能够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具有科学的评价内容、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努力以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更好地激励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建设网络平台,优化工作流程。要进一步做好学生数据的整合工作,构建完备的学生信息数据库,拓展"学生日常事务"网络服务及办理平台,以便捷、高效的服务提升学生工作的信息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的管理水平。要以乐乎社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师生互动平台建设,加强学生的在线参与、辅导员的网络办公,推广和引导师生之间的在线交流,提升网络平台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效性。
上海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
200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