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上海大学第一届新业态创新大赛的通知
在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新业态应运而生、快速发展。每次产业革命都会催生一批新业态,当前已经初现端倪的新产业变革,其核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以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的重大创新与融合应用为代表,带动了整个产业形态、生产形式、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等的深刻变革,强化了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以及不同产业链之间的互动关系,不断的分化、融合、跨界、变异以及与信息技术的嫁接,产生出了一系列新业态。
为鼓励大学生关注新业态发展,积极学习参与新业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特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上海大学第一届新业态创新大赛。
一、比赛安排
本次大赛共分为三个比赛环节,分别为"畅想上海未来30年"短文征集大赛、"新兴产业"社会实践调研及上海大学新业态创新大赛。
"畅想上海未来30年"短文征集大赛:以短文征集为载体,激励上大学子站在未来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者角度,聚焦上海目前发展改革趋势,通过文字表达对于上海未来发展改革动向的思考和畅想,展现大学生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热爱,体现上大学子良好的专业素质与理论基础。
上海大学"新兴产业"社会实践调研:以"新业态"为主旨,开展围绕"新兴产业"深度聚焦"互联网+"、"健康中国"、"制造强国"、"绿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等主题开展寒假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上海大学新业态创新大赛:以"智慧城市·创新发展"为主题,围绕业态创新,着眼于新经营方式、技术、手段或者新的店铺形态。通过科技发明制作和撰写创新创业报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比赛通知请见附件。
二、比赛时间
大赛于15年12月底启动,16年4月初结束全部赛事并颁奖。
三、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明明(69980028转73011)
郁丽洁(66137903)
李勤(66137932)
邮箱:shuccc2015@163.com
上海大学三创工作小组(筹)
上海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代)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活动一:上海大学"畅想上海未来30年"短文征集大赛
在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新业态应运而生、快速发展。每次产业革命都会催生一批新业态,当前已经初现端倪的新产业变革,以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的重大创新与融合应用为代表,带动了整个产业形态、生产形式、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等的深刻变革。为鼓励大学生关注新业态,积极学习和研究新业态发展动态,现决定举办上海大学"畅想上海未来30年"短文征集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指导思想
"畅想上海未来30年"作品征集活动,作为上海大学第一届新业态创新大赛的一部分,与上海大学第一届新业态创新大赛"智慧城市、创新发展"的主题相吻合,旨在激励上大学子站在未来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者角度,聚焦上海目前发展改革趋势,通过文字表达对于上海未来发展改革动向的思考,展现大学生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热爱,体现上大学子良好的专业素质与理论基础。
二、参赛对象:
参赛主要对象为上海大学各院系全日制本科、硕士、博士在读学生及校友,同时,也欢迎其它兄弟院校全日制学生报名参赛。
三、大赛内容与形式:
申报参赛的短文必须结合新业态创新,可以涉及新的经营方式、新的店铺形态等内容,主旨体现新业态发展对于上海城市发展的改变与推进作用。
参赛短文文体不限(包括诗歌),语言可以是中文或者英文中的任何一种。中文作品字数不得低于80字,不得超过400字;英文作品字数不得低于100字,不得高于500字。若参赛作品未能符合字数规定,则该作品将在评审环节酌情扣分。
本次大赛采取线上提交作品,参赛单位或个人需下载《"畅想上海未来30年"短文征集报名表》(见附件1),按要求填写作品名称、作者姓名、指导老师、联系方式等内容,并将此报名表发至邮箱silcst21@126.com,邮件正文需注明参与"畅想上海未来30年"短文征集活动。同时,参赛个人可关注公众号"畅想上海未来三十年",进入"短文征集大赛板块",将"参赛单位+学号+姓名+指导老师+联系方式+短文内容"发送至公众号。短文作品递交时间从即日起至2016年3月30日截止。
在作品征集工作结束之后,组委会会将作品交给专业评委进行评定。评委将从新颖性、专业性、前瞻性与逻辑性等角度为作品打分,并根据打分综合评出各类奖项。最终比赛结果将由微信推送、网上公示等形式向公众展示。
四、奖项设置:
大赛设置一、二、三等奖,各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优秀奖若干。对获奖的团队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颁发奖品。
五、注意事项:
(一)每个参赛者所提交的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不得将他人作品作为自己的参赛作品。否则取消参赛资格,并自行承担责任。
(二)在竞赛的组织实施中,请关注竞赛网站的相关通知,如遇与比赛相关的问题,请及时联系主办方。联系方式:021-69980028。
上海大学三创工作小组(筹)
上海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代)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附件:
上海大学"畅想上海未来30年"短文征集大赛
报名表
(可另附页)
活动二:上海大学"新兴产业"社会实践调研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中"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精神,响应将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号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引领学生思考"十三五规划",响应学校新业态创新大赛活动,现开展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构建"实践+"深度融合育人模式,坚持创新精神,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二、活动内容
"新兴产业"社会实践调研将重点支持以下几种专题实践:
(一)"互联网+"专题实践调研
相关产业:云存储、大数据应用、云计算与产业结合、可穿戴移动设备、物联网等。"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二)"健康中国"专题实践调研
相关产业:医疗服务、健康保险、养老产业及互联网医疗等。"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疗信息化、高性能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被确定为重点突破领域;医疗卫生信息化被确定为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点。
(三)"制造强国"专题实践调研
相关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
(四)"绿色发展"专题实践调研
相关产业:海绵城市、黑臭水治理、小锅炉改造、水处理、土壤修复、新能源汽车和城市基础设施充电桩等细分行业。"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五)"文化创意产业"专题实践调研
相关产业: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加强文化人才培养,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引领全校团员青年深入学习《规划》理念,校团委鼓励学生围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五大理念,进行专题社会实践。鼓励跨专业组队,各实践团队可结合专业优势,设计主题,以学习贯彻"十三五"规划五大理念为出发点,以家乡所在地为实践地点,选取相关主题进行专题社会实践。
三、 立项方式
(一)"产业新业态"社会实践调研的参与者必须为上海大学在校生。
(二)各实践团队可在"互联网+"、"健康中国"、"制造强国"、"绿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五个专题之中任选(可多选)实践内容。
(三)实践团队需填写《上海大学"新兴产业"社会实践调研报名表》(附件一)和《上海大学第一届"新兴产业"社会实践调研登记表》(附件二)。
(四)各实践团队还应签署并提交《社会实践安全承诺书》(附件三)若干份(与团队人数相符,须由本人填写)。
四、 日程安排
(一)实践团队将材料于2016月1日8日前交至校团委办公室(收发室三楼),并提交电子版至(邮箱)。
(二)1月上旬,开展各专题社会实践培训系列活动并举办社会实践调研启动仪式。
(三)1月下旬至3月中旬,各实践团队根据计划赴实践地开展活动。
(四)春季学期,各实践团队上交实践材料,召开寒假社会实践经验分享会,召开寒假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 总结考评相关工作安排
实践团队需向校团委上交不少于1500字的社会实践报告、实践活动照片(至少3张,电子版,不得为风景照) 。
拟定于2016年3月1日前上交"新兴产业"社会实践调研相关材料。校团委将组织社会实践考评,对表现突出的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并对优秀的调研成果予以一定的资金支持和奖励。
上海大学三创工作小组(筹)
上海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代)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附件一:上海大学第一届"新兴产业"社会实践调研报名表
附件二:上海大学第一届"新兴产业"社会实践调研登记表
附件三:社会实践安全承诺书
附件一:
上海大学"产业新业态"社会实践调研报名表
负责人姓名
|
|
性别
|
|
政治面貌
|
|
学院
|
|
年级
|
|
班级
|
|
联系方式
|
|
邮箱
|
|
|
实践队成员(参加人数:单独一人或多人组队均可)
|
姓名
|
性别
|
学院
|
年级
|
学号
|
联系方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二:
上海大学"产业新业态"社会实践调研登记表
负责人姓名
|
|
所在学院
|
|
联系方式
|
|
活动起止时间
|
|
活动地点
|
|
实践内容主题
(可多选)
|
"互联网+"□ "健康中国"□ "制造强国"□
"绿色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
|
实践目标
|
|
考察方法
|
|
学院团委
意见
|
|
附件五:
社会实践安全承诺书
本人 ,系上海大学 学院 系/专业 级在校学生,承诺在自愿参加2016年上海大学"产业新业态"社会实践。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公共秩序,服从统一领导,不擅自脱离团队、不擅自外出,加强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自我保护,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因违反相关规定造成任何安全问题,本人愿承担一切后果。
承诺人:
日期:
承诺书填写说明:承诺书一式一份,所有参加实践调研的成员应实名填写,不得代填和漏填。
活动三:上海大学新业态创新大赛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中"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精神,响应将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号召,引导我校师生能够紧跟 "一带一路"、"互联网+"等国家重大战略方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举办上海大学第一届新业态创新大赛。
一、大赛主题
智慧城市·创新发展
二、参赛对象
上海大学全体师生。
三、竞赛内容与形式
组队参赛,每支参赛队伍由5至8名参赛选手、2名指导教师组成。各学院可推荐1至4支参赛队参加决赛。
参赛要求:
(一)申报参赛的项目必须有关业态创新,可以涉及新的经营方式、新的经营技术、新的经营手段或者新的店铺形态等。
(二)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两大类:科技发明制作和创新创业报告。前者应针对一项发明创造、技术专利或服务。具体来源有:参赛团队成员参与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或课外制作;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参赛团队须向组委会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一项概念产品或服务。后者则应在进行一定的市场调研和企业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有实施可能的创业(商业)计划书。作品设计中注重实际效果和交互体验。
(三)竞赛评审包括两大环节:一是参赛作品专家评分,即申报参赛的作品经专家评审委员会按照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因素进行评审。二是团队现场答辩与展示环节,由各代表队介绍自己的作品,展示创新的思路与实践,并回答专家提问。最终根据两部分综合评出各类奖项。
(四)作品递交方式
参赛作品于2016年3月14日(周一)下午4点前将电子版参赛表格、作品设计稿及相关说明发至本次比赛的指定邮箱shuccc2015@163.com。纸质版文档(均为一式三份)汇总后交至宝山校区经济学院团委办公室(东区经管大楼237办公室)或嘉定校区悉尼工商学院团委办公室(嘉定校区文博楼1楼)。
四、竞赛阶段安排
(一)组织发动阶段(2015年12月)
通过各种宣传,宣传竞赛宗旨,积极动员学生参与竞赛,发动师资力量,鼓励老师带队参与竞赛。
(二)报名参赛阶段(2016年1月-2016年3月)
(三)参赛准备阶段(2016年1月-3月)
各参赛队提交参赛作品,并邀请专家进行初评并提出修改意见。
(四)决赛阶段(2016年4月)
2016年4月21日—22日,举行总决赛及总结颁奖大会。
五、奖励办法:
(一)大赛分别设置一、二、三等奖,各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优秀奖若干。对获奖的团队和个人颁发奖金、荣誉证书等,并择优推荐参加市级和国家级相关竞赛。
(二)大赛还将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奖项若干。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明明(69980028转73011)
邮箱:shuccc2015@163.com
上海大学三创工作小组(筹)
上海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代)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附件:
上海大学新业态创新大赛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属学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报类别: □ 个人作品 □ 集体作品
作品类别: □ 科技发明制作
□ 创新创业报告
A.申报者情况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
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
申报者代表情况
|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学院
|
|
班级
|
|
学历
|
|
学制
|
年
|
入学时间
|
|
作品名称
|
|
电话
|
|
手机
|
|
其他作者情况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学历
|
所在学院
|
手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资格认定
|
院系负责人或导师意见
|
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是 □否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B1.申报作品情况(科技发明制作)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表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
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3.作品分类请按照作品发明点或创新点所在类别填报。
作品全称
|
|
作品分类
|
(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
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
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
工、生态、环保等)
|
作品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
|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必须说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作品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技术特点和显著进步。请提供技术性分析说明和参考文献资料)
|
|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评审、鉴定、评比、展示等活动中获奖及鉴定结果
|
|
作品所处
阶 段
|
( )A实验室阶段 B中试阶段 C生产阶段
D (自填)
|
技术转让方式
|
|
作品可展示的
形 式
|
□实物、产品 □模型 □图纸 □磁盘 □现场演示
□图片 □录像 □样品
|
使用说明及该作品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提供该作品的适用范围及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及市场分析和经济效益预测
|
|
专利申报情况
|
□提出专利申报
申报号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已获专利权批准
批准号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未提出专利申请
|
学院意见
|
(签章)
年 月 日
|
B2.申报作品情况(创新创业计划)
作品名称
|
|
作品所属领域
|
( )A.农林、畜牧、食品及相关产业组
B.生物医药组 C.化工技术、环境科学组
D.电子信息组 E.材料组 F.机械能源组
G.服务咨询组
|
是否打算实际创业
|
( )A、是 B、否
|
是否已创业
|
( )A、已创业(甲类) B、未创业(乙类)
|
申报学院(全称)
|
|
主
要
成
员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年级、专业
|
备注
|
|
|
|
|
(负责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团队联系方式
|
通讯地址
|
|
邮编
|
|
电话
|
|
手机
|
|
作品简介(限200字内)
|
(可附页)
|
学院意见
|
|
校级评委会意见
|
|
备注
|
|
填写说明:1、每份作品填写一张表格,此表可以复制。
C.参赛作品打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