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和RoboCup中国委员会主办的"2011中国服务机器人大赛"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等22所高校的60多支队伍参加了比赛。
本次大赛是我国首次举行的以"中国服务机器人大赛"命名的服务机器人学术竞赛,是迄今国内最大规模的服务机器人比赛。比赛项目包括搜寻取物组、RoboCup@Home组、快速跟随组、特定人识别组、自定位与导航组、非限定项目组以及仿真组(包括自然语言和命令语言组)8项赛事。比赛的同时还举行了相关学术研讨会与技术交流会等。
5月21日上午,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大赛副主席、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小平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他说,本次大赛不仅是中国的机器人赛事,也是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的一个区域性赛事。与以往同类赛事相比,参赛规模出现了大幅度增长,标志着我国服务机器人科研和创新人才培养正在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RoboCup的研究内容已经扩展到服务机器人领域,包括家庭机器人和救援机器人,希望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青年人投身到这项激动人心的事业中来,为发展服务机器人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2011中国服务机器人大赛技术委员会负责人、上海大学陈万米博士代表本次大赛的技术委员会发言,介绍了比赛规则及赛制赛程具体安排等。
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自强队获得搜寻取物组、非限定项目组、自定位与导航组3项亚军,Robocup@Home组季军。
据了解,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专用服务机器人"和"个人服务机器人"三大类。服务机器人研究的主攻方向是"自主性",重点研制具有自主感知和决策能力的机器人,即自主机器人或智能机器人。未来用于先进制造的自主机器人也是服务机器人。因此,服务机器人是机器人发展的主导方向。去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决议案,确认机器人作为21世纪美国创新的一个支柱,并设立"国家机器人周",以强化美国机器人科技人才的培养。在我国,智能服务机器人被《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列为大力发展的四大先进制造技术之一,在教育和娱乐、先进制造、服务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