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24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星巴克青年领导力发展项目培训在上海大学举办,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公益项目处副调研员赵宾副处长,星巴克大学签约讲师龚一,同济大学学生处李博、助学服务中心段鹏岳,上海大学学工办副主任吴蔚、学工办成才服务中心主任沈佩红出席了本次培训会开班仪式,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的18名小伙伴以及同济大学与上海大学的100名学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上海大学学工办副主任吴蔚致校方欢迎辞,期待现场的20支学生团队能够通过持久深入的公益实践推进公益活动的社会效应,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公益项目处赵宾副处长则肯定了学员们现阶段的努力与创意,鼓励与鞭策了学员们的公益实践。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基于培养中国大学生沟通能力、职业能力的愿景,促成了针对中国青年大学生领导力发展的项目,23日的培训由星巴克大学签约讲师龚一老师讲述职业规划和职业素养,性格分析与角色定位,高效沟通与演讲口才。
龚一老师博学多识,从刘念慈的《三体》谈到凯文凯利的《失控》、到乔布斯的《活着改变世界》,一个个深入浅出的例子解释了复杂的专业名词。他勉励学员,"未来属于非主流,哪怕缺点也是特点",而此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星巴克青年领导力项目又同时赋予了学员们大大的身份标识。龚一老师充满巧思、生动有趣的讲述令整个培训会现场掌声此起彼伏,学员们热情高涨,收获良多。
24日在新历史合作社主持人热烈且富有激情的开场中,培训拉开序幕。前半场由中国公益界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践行者——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副主任丁立老师,为大家分享公益典型案例,丁老师指出,在学员们进行项目实践时,要对项目反复推敲,在推进的时候不能"变质",要注意项目的长期有效性。
本次培训的重头戏项目第二次路演于24日下午开始。每支队伍8分钟自我展示时段,再由资深评委老师点评,打分。评委老师有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公益项目处副调研员赵宾,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副主任丁立老师,同济大学勤工助学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志坚,上海大学学生成才服务中心主任沈佩红,新历史合作社刘红燕与星巴克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王莹。学员们以新颖的形式,展示了各队在过去短短一个月时间的公益实践推进,以及项目执行过程中所带来的社会效应,部分团队还结合数据分析了项目所带来的社会影响。
白色高墙下的期待通过生动的舞台剧为现场听众演绎了一场动人的故事,金刀琢纸暖空巢项目的舞台布置和站位令人印象深刻,加上他们精美的ppt吸引了全场的目光。对每一个团队的表现,现场评委都进行了细致而耐心的点评,为学员下一步开展活动指明了方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路演,二十支团队的项目全部展示完毕,上海大学包揽了前6名:"白色高墙下的期待","金刀琢纸暖空巢","艾情零距离","最后一笔 以芯换心","重返二十岁","包装盒变形记";7-10名由同济大学夺得。短短一个月时间,上大的十支队伍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进与创新,很多队伍在原本公益项目上,深入挖掘了项目内涵,如"金刀琢纸暖空巢"深度挖掘了空巢老人的陪伴问题,而"包装盒变形记"则在包装盒的再利用形式上,不断创新由原本的多肉盆栽延伸到简单的工艺品。
星巴克咖啡的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说过:"如果你能将心注入于自己的工作,或是你认为值得付出努力的事业,你也会因此而获得成功,并使人生因此而变得有意义。"学员们为公益领导力项目所注入的生命力,也将同样使他们的大学乃至生活更有意义更富价值。
上一条:环化学院师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
下一条:环化学院师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