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正文
第三届传媒文化节项目组培训圆满落幕

创建日期 2010/01/20 郝秋华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2010年1月17日下午,第三届传媒文化节项目组培训进入尾声。各项目小组的成员经过一周的酝酿展示了精心准备的成果,为期10天的第三届传媒文化节项目组培训在欢乐的氛围和所有成员的祝福中拉上了帷幕。影视学院团委书记孙琦琰老师以及团委学生会的主要学生干部骨干参与本次培训结业礼。
第三节传媒文化节的项目组培训自1月11日开始,总体持续了七天。在一个星期的培训时间内,项目组成员需要制作出整个传媒文化节是的策划。这个任务对于成员来说,是有些艰巨的。小组成员只能利用课余的时间来完成任务,并且尽量做到创新和传承。
  本次培训继上周的周末连续两天的密集培训,主要为参与培训的项目组成员进行总结和成果展示。培训活动于12点30分在社区学院二楼开始,由趣味知识竞赛和第三届传媒文化节策划展示答辩会两部分组成。
游戏 知识 收获
   首先举行的是以团学基础知识为主线的趣味知识竞赛。知识竞赛主要分为"穿针引线"、"默契大比拼"和"我喷我喷我喷喷喷"三个版块,7个小组分别派出组员进行比赛。无论是紧张而激情四射的"穿针引线"还是趣味横生的"默契大比拼",各小组派上场的组员个个是使出浑身解数,为自己所在小组赢得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获得更高的比分。"我喷我喷我喷喷喷"更是要求参赛者一边答题一边吹乒乓球,参赛者的精彩表现不断引发来场下的笑声与掌声。
经过三个环节的比拼,H2O组最终以九十分取得了胜利。在"默契大比拼"中将所有词汇都猜对了的H2O组组员王晓晶说:"把知识和游戏结合起来的方式太棒了,大家可以一边玩一边学东西一边增进感情,这样很有意义。"
 展示 评点 成长
紧接着进行的是本次培训的重头戏,各小组的成员在上一周的培训中接到了为传媒文化节进行策划的任务,而今天他们将把一周以来的精心准备展示给大家。在这里不仅是小组的风采展示,更是各个团队中思维的碰撞和观点的交锋。在"第三届传媒文化节策划展示答辩会"中,7个小组以自由顺序逐一上场进行展示。PPT、纸质材料、汇总图表、海报设计等等,各个团队精心的准备和详细的展示都让在场的同学们受益匪浅也感悟良多。
展示过后,由孙琦琰老师和学生会骨干组成的评委对各个小组进行了提问和总结,孙老师对各个小组的展示成果进行了肯定,但更是提出了要求。孙琦琰老师提到策划需要亮点,需要突破往届策划的框架,需要让活动具有整合性,能够形成体系,并且,她希望同学们能提高对资源的占有能力,学会多方面合作。针对同学们在策划时过多地把关注点放在宣传上的情况,她强调了传媒文化节"寓教于乐"的实质,希望同学们能更多地思考活动本身的意义。
 本次展示答辩会还设置了互评环节,每个小组派代表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情况进行点评。这个环节鼓励同学们通过思考具备批判精神,并把握机会展示自己的观点。从而促进"争论"的氛围在团委学生会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在此环节中,LEGEND小组把活动分为三个版块的做法获得了最多的认可。
心路 纪念 未来
  活动的最后,作为培训的一份独特礼物,所有项目组成员观看了宣传组为第三届传媒文化项目组培训特别制作的录像。每个画面,都是一段回忆;每一个笑容,都是一种甜蜜。每一帧故事,都曾在心头流淌,并继续奔向未来。
"哇,那是我"、"你说话的样子好傻呀!"、"那不是学姐吗?"——在观看的过程中,同学们笑成一片,笑声之中更是饱含着10天培训的苦辣酸甜。看着视频,不少同学心中的感悟油然而生。一位项目组成员表示:"培训后,我们就开始正式为传媒文化节做准备了,我相信我们的第三届传媒文化节一定更加精彩!
 

上一条:经济学院2009级学生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 下一条:公共管理系07春季级学生去宝山区大场镇敬老院慰问老人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