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7日,社科学院哲学系两位学生顺利结束美国罗格斯大学短期学习项目回国,此项目是建立在两校已签订的合作协议基础上开展的。学生在美交流期间,恰逢社科学院哲学系教师朱承、刘晓涛也在美访学交流,两位老师也分别对其提出了要求,并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与指导。
两位学生在美国罗格斯大学的学习课程主要为"logical language",期间参观了罗格斯大学哲学系及学校图书馆。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华盛顿大学参观学习。
此次,项目的圆满结束也预示着社科学院国际化育人的步伐将不断加大,社科学院预计每年将选送6名学生前往罗格斯大学进行短期学习交流,希望学生以此为契机,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视野与学术水平。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2012年2月23日
附:学生在美学习所感
罗格斯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小镇New Brunswick,主要有四大校区,交通非常便捷。步行在棕色的校园里,让人感觉非常美妙。我主要听了教授的基础逻辑学和语言研讨课。逻辑学的教室很"迷你",但是座无虚席,还有许多人席地而坐,可见多么受欢迎。几堂课下来,我被教授的热情所打动。每一堂课,他都会在黑板上演算一系列内容,随后和同学展开讨论。很惭愧,其中牵涉到专业的词汇,我只能凭着他们的肢体语言猜测含义。这趟听课下来,我感到自身还要下功夫,争取更大的进步。另外一门语言研讨课,教授更是精力充沛,围绕着校园生活和同学一起探讨。
罗格斯大学有非常多的图书馆,能够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其中,亚历山大图书馆设施先进,藏书丰富。由于学校资源比较充裕,所以每位学生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有很多学生在里面学习,也有小组讨论,和老师探讨问题。这次的罗格斯大学之行使我收获颇丰,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来开阔见识。(陆晨晨)
罗格斯大学坐落在新泽西州的新布朗什维克,一个风景如诗如画的小镇。小镇建筑秀雅,草木繁多,是鸟儿、松鼠和鹿的天堂,因而也是小镇居民的天堂。除了间或的外出,我和同行的陆晨晨大部分之间都在这里学习、生活。受到罗格斯大学哲学系教授Ernie Lepore先生的邀请,我们每周有两天去旁听他的课。由于的语言基础较为薄弱,课上的内容大都听不懂,不过我切实感受到罗格斯课堂浓郁的氛围。Ernie Lepore先生诙谐风趣,循循善诱,学生们也相应的认真配合,完全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一边教的用心,一边学的开心,其乐融融。这位Ernie Lepore还十分热情善良,带我们参观哲学系,请我们吃饭,还将我们介绍给他的学生和罗格斯大学孔子学院的老师。课外的时间因为没有什么强制性的安排,所以比较自由。我喜欢在小镇中四处漫步,从街头巷尾中感受阵阵浓郁的美国风。罗格斯大学的艺术博物馆和亚历山大图书馆也在我的游览范围内,二者的馆藏都令我拓宽了眼界。
经常的,我们会与在那里的刘小涛老师和朱承老师联系,获得了不少帮助,也获得了不少快乐。两位老师数次邀请我们到他们的住处吃晚饭,茶余饭后,老师们还乐于同我们聊各自的生活、探讨哲学方面的知识。
3周的旅美经历像梦一样,是我一生的回忆。(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