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正文
社科学院承接上海博物馆2012年临展志愿者工作

创建日期 2012/03/08 刘锦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今年是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上海大学社科学院与上博教育部进行沟通,并承接2012年临时展出讲解志愿者,全年共有六大展出,其中社科学院志愿者团队负责至少四场展出志愿者工作。

现已启动"竹镂文心——竹刻艺术特展"、"金玉华年——陕西韩城出土周代芮国文物珍品展"两大展出志愿者招募工作,相关内容可在乐乎论坛志愿者服务专栏查看。这两大展出均需要3040位志愿者,时间跨度为23个月,虽然工作难度较大,但相信在全校学生的支持下,2012年度的上博志愿者工作将会圆满完成任务。

 

上海大学社科学院学工办

201238

 

附:

上海大学社科学院上博志愿者分队简介

上海大学社科学院上博志愿者分队是一支年轻而有活力的志愿者队伍,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者精神开展了许多志愿者服务活动。分队于20063月正式与上海博物馆建立联系,建队至今已承接多项志愿者服务活动,参与人数达600余人,同时也受到了社会相关媒体的关注,在上海市暑期社会中,分别于2007年及2010年被评为年上海市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相信在所有人的关心与支持下,志愿者队伍会日益壮大并给予同学们以更多接触社会、锻炼自我的机会。

Ø "竹镂文心——竹刻艺术特展"

时间:2012517151开幕)

地点:上海博物馆二楼第二展厅

活动简介:

竹刻是中国文人艺术与民间雕刻工艺相互交融的结晶,为我国独有的一门特种雕刻艺术,今天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明清时期,在许多文人和书画家的广泛参与下,中国竹刻达到了鼎盛时期。上海与竹刻艺术有着深切的联系:始于明代后期的嘉定派竹刻,是历史上递衍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雕刻艺术流派,对同时期各类雕刻工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代的海派竹刻,则是既往竹刻艺术史上最后的高峰。

 

Ø金玉华年——陕西韩城出土周代芮国文物珍品展

时间:201259——812

地点:上海博物馆一楼第一展厅

活动简介:

作为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韩城市人民政府、上海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金玉璀璨忆华年——陕西韩城出土周代芮国文物珍品展"将于20125月至8月在上海博物馆隆重举行。

韩城梁带村周代芮国墓地的发现,是近年来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该墓地规模巨大且等级较高,现已发现两周墓葬1300余座、车马坑64座,其中诸侯級大墓7座。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金器、玉器、象牙器、漆木器等随葬物品。其中包括象征诸侯身份的七鼎六簋,首次发现的金鞘玉剑、目前发现的最为复杂的两周玉握、时代最早的青铜錞于等。极为难得的是,梁带村墓葬大部分未遭人为盗扰,各种遗迹、遗物保存较为完整,对研究芮国历史地理及周代封国制度、器用制度、丧葬制度等具有重大价值。梁带村遗址于2005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于2006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条:上海大学文学院周志(学生版)第103期 下一条:记文学院蓝丝带赴北姚湾雷锋行动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