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哲学气质,更好地体现上大特色。2016年9月4日下午哲学专业在A楼316教室举行了秋季学期首日教育活动。我校哲学专业刘友古副教授、复旦大学美学专业硕士我校2016届本科毕业生蔡秋雨及哲学专业全体本科生参加了首日教育。活动由本科生辅导员聂海岭主持。
解析现状对接需求 携手校友联袂分享
聂海岭首先就哲学专业学生现状和特点与在坐学生做了交流。聂海岭介绍说哲学专业学生整体结构特点鲜明,不同年级学生呈现出不同的问题和需求。新学年的学生工作和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也将紧密结合学生需求。聂海岭还就不同年级学生关心的考研推免、就业信息、国际交流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解读。根据同学们的考研需要,复旦大学美学专业硕士我院2016届本科毕业生蔡秋雨受邀与会分享考研经验,并就同学们关心的考研问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蔡秋雨鼓励学弟学妹精心做好考研准备,将功夫花费在日常学习中,祝愿大家能够实现自己继续深造的梦想。
专业教师认真指导 课内课外教育联动
为发挥哲学专业"一对一导师制"即专业教师在学生学业指导方面的教育优势,首日教育邀请了刘友古老师从哲学专业课内外学习的角度为同学们深入介绍了哲学专业的学习方法。他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哲学专业论、史、著、问、用等五大类课程的特点和学习途径,并从经典阅读、严密思考、精熟语言、勤练写作四个方面介绍了哲学专业课外学习的方法。
真诚分享实践体会 两学一做党员先行
哲学专业本科生丁洪然、陈若禺分享了暑期社会实践的经历。两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大学生参与爱心暑托班的不同体会。丁洪然是一位退伍大学生,党员发展对象,退伍返校后,她以自己优秀的素质积极参与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丁洪然分享说作为今年暑期爱心暑托班的负责人,两个月的教育体验让她更加懂得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工作者的高尚和伟大,自己马上成为一名大学生党员,这次暑期实践也是自己践行"两学一做"的行动,向党组织交的一份答卷。陈若禺分享说暑托班的教育管理体验让自己的心智得以磨练,也让自己更好地认识了自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就业选择都会产生较好地影响。
学习传承女排精神 专注学业筑梦前行
最后,聂海岭总结说,秋季学期首日教育围绕大家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展开,希望同学们对哲学专业的热爱转化为一种永不言弃的追求。永不言弃也是女排精神的一种体现。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夺奥运冠军,彰显了独特的中国女排精神。作为哲学专业的同学,希望大家对女排精神加以深度解读。将女排精神转化为自强不息、团结奋斗、永不言弃、持之以恒追求学问和梦想的人生动力。
上一条:生命学院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首日教育顺利举行
下一条:生命学院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首日教育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