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促进学院间学工系统的交流合作,营造开放研究的学工团队氛围,12月10日下午,中欧、机自学院在中欧学院会议室联合举办"辅导员学习交流会",来自两个学院的全体辅导员围绕校党委副书记鲁雄刚教授的报告,分享各自学习的思考和感受。交流会由机自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国琴、中欧学院直属党总支副书记陆瑾共同主持。
会议伊始,两个学院的辅导员在愉快的气氛中彼此认识熟悉。双方辅导员简单介绍之后,中欧学院陆瑾老师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办学模式和特色:全员育人理念的贯彻落实,团队和谐氛围的建设营造,"学业评估"、"项目化运作"等学院学工创新尝试的运作等情况。交流会上,双方结合校党委副书记鲁雄刚教授《以科学发展为背景,打造开放型、研究型的创新学工文化》的报告,围绕学生培养、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等工作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与会老师就"开放""研究"的题眼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并热烈发言,"开放"、"研究"、"创新"等关键词成为讨论的核心。中欧学院杨国兰老师表示,"开放"意味着"走出去,请进来",他人的视角和经验对学生工作是有启发和帮助的,作为辅导员应当拥有"开放"的理念和心态。机自学院谭沧海老师则表示"开放"意味着更多的思考和更多的"研究",辅导员需要静下心来进行创新的探索和尝试。与会辅导员纷纷抱着"开放"、"研究"的心态围绕学生工作实例畅谈了学习体会。大家一致认为学校学科建设会议精神,学校领导的战略眼光和前瞻性思路为大家今后开展学生工作指明了方向。
畅谈学习体会之后,双方还以"如何开放、如何合作"为主题开展头脑风暴活动,与会老师还就今后院际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共赢进行了意向交流,并一致认同不同院系辅导员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切磋的形式。
在共同开展"开放研究型教育高地"建设之后,双方将结合机自学院学科优势和中欧学院开放特色,整合资源、拓展空间,在学校创建"开放型、研究型的创新学工文化"的引领下,探出育人新路。
中欧工程技术学院、机自学院联合供稿
2009年12月10日
上一条:数码艺术学院积极为学生实习就业开拓渠道
下一条:文学院09级团总支选举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