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正文
影视学院社会科学新论讲座:青年电影,放飞梦想

创建日期 2011/10/31 郝秋华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20111028下午一点,影院社会科学新论讲座在校本部J103举行。本次讲座的主题是青年电影,让梦想飞。邀请到的主讲人程青松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他是青年编剧,电影批评家和导演,同时也是《青年电影手册》的主编。
程青松首先谈到创办《青年电影手册》的初衷,法国有个《电影手册》,是电影评论的经典。他创办这本名字相似的杂志,想让大家听到最真实的电影评论的声音,让观众不会被制片方收买。随后他结合了当今的电影现状,详细介绍了《青年电影手册》以及给学生导演的意见和建议。
   《青年导演手册》中的一个版块就是关注"独立电影",程青松说,中国的独立电影达到了一百多部,其中像《小武》、《苏州河》、《鬼子来了》虽然没有允许公映,但是它们有活力、有思想、有诚意。纪录片导演代表了中国导演的良知。程青松呼吁学生导演们多利用暑假、寒假的时间拍摄纪录片,这是一种很好的对于叙事的学习。
程青松说:"最近还有韩国人用手机拍片,这是对于拍摄工具的解放。"除了拍摄工具更加多元化,对于同学的提问"如何进入电影这个圈子",他说,成为电影人的路有很多种,最重要的是要对电影的热爱和坚持。现在给年轻导演提供的平台很多,例如青年导演培养计划。他说对于中国电影感受最深的就是,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急需新鲜的血液。这无疑是青年导演的良好机遇。
程导演还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他从小喜欢阅读,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很反叛,放弃了上大学,先去了重庆电影院当放映师,在社会最底层磨练。这份工作他一干就是九年。95年,他报考北电,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北电破格录取。程青松说,这九年的磨砺是一种财富。他鼓励同学们要敢于去生活,敢于去经历,不然就不会有自己看世界的眼光。
本次讲座互动环节特别热烈,不少同学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同学提问"现在学生作品的问题有哪些?"程青松讲到,有很多去年获奖作品的同类作品出现,"跟风"现象很严重。对于导演来说,独特的表达很重要,有时候作品不一定要很光滑,粗糙的力量也很好。对于思维的打开,程青松也给了大家一些启示。他说,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排毒,排掉应试教育的毒,同学们应该多看中外经典电影和优秀的文学作品,这样再创作出来的东西就是有灵魂的。有同学提问,商业片形成了"明星+粉丝=票房"的模式,您怎么看?程青松呼吁中国有更多中小成本电影,有不同的类型,让观众像去超市一样,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中国电影才能更好地发展。有同学疑惑影评人究竟怎么当,程青松做出了解答:影评人应该站在观众的那一边,应当有自己独特的立场。
通过这次精彩的讲座,我们看到了属于青年导演的一片天,也认识到了青年导演的责任,相信能给影院的同学们不小的思考和启示。
影视学院  张婉莹    11125670

上一条:影视学院新干培训:“备战广告节” 下一条:影视学院新干培训:“备战广告节”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