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4日,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第二次党史培训活动在校本部D223进行,随后全体学员前往上海大学图书馆观赏《纪念百年辛亥革命图片展》。
此次活动中,所有培训学员与王仁勇老师、学生党员一起在教室内观看了纪录片《庐山会议》。该片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转折阶段,其中提到1959年6月29日毛泽东第一次登庐山以及1926年12月4日蒋介石首次登好汉坡的经历,为此在庐山留下了许多政治遗址。在1927年7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举行了第一次庐山会议,在会议中确定了南昌起义的具体时间与细节;8月11日北伐军宣布起义。1959年6月29日清晨,毛泽东住入"美庐"并写下了传世佳作:《望庐山》。影片同时还讲述到1937年7·7卢沟桥事变、1958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大跃进"等等重大事件。以前从不故地重游的毛泽东曾三次登临庐山,共居住了137个日夜,可见庐山对于革命的重要性。在影片最后也不由的感叹庐山:30年代,整个中国都在动荡的血与火中,而庐山却是一派风平浪静。庐山,用它田园牧歌式的美丽风景宽厚的容纳着那个时代的各式各样匆忙疲惫的大人物。而对于那些伟人,他们把遗迹留给了庐山,把评说留给了历史。
看完影片后,参与培训的学员都深有感受,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同学认为在经济形式恶劣的社会情况下,拥有一个具有思想、有谋略的领导人是很重要的。当社会发生实质上的错误时,最高领导人也应敢于担当。也有些同学认为庐山会议的主题就是纠"左",并且对大跃进以来的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一边提出政策;毛泽东对于庐山会议是有思想准备的等等。王仁勇老师也对于此影片做了些许总结,他希望在此次的影片的欣赏中,能让每一位培训学员,能够了解庐山会议的背景,了解历史,在这场曲折的战争中对于党有所感触与思考。
影片结束后,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前往上海大学图书馆参观《纪念百年辛亥革命图片展》,此次展出了关于武昌首义志士仁人:王汉、刘静庵等人以及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等等文字与图片。其中讲述到了在中国人民近代革命斗争史中,辛亥革命是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有许多爱国志士欲血奋战、奋勇抗争;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各种新派人物在上海创办、经营报纸、杂志和出版机构等文化事业,组织反帝反清运动,上海已是国民党在国内重要的革命基地等历史介绍。
在不断的交谈,不断地鉴赏中,此次的培训也逐渐步入尾声……
俗话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除了纪念历史,更要记住历史,要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影视学院 庄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