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于2012年9月18日下午13:00在校本部D206开展爱国主义专题讲座。社科学院党委书记陶倩教授为本次讲座主讲人,参与人员包括院研究生专职委员刘锦、本科生辅导员陆耀峰、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此次讲座的主题是"今天我们怎样爱国——由钓鱼岛事件说起"。
81年前的今天,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近日,钓鱼岛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日本上演"购岛"闹剧,再次挑战中国政府与民众的心理承受底线。我们该如何"爱国",如何做一名理性的爱国者,伴着《国家》激情澎湃的歌声,陶倩老师开始本次讲座。首先,陶老师向大家呈现了当日刊登在人民日报上,一篇题为《铭记"九一八" 中国在忧患中走向强大》的社论,旨在表明中国在钓鱼岛事件的立场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态度。
然后,陶老师结合史料和现状,让大家更为全面地了解钓鱼岛事件的来龙去脉,并指出,无论从历史上还是在当下,日本对中国发难绝非空穴来风,都是有"备"而来。现如今,中国的转型步入正轨,现代化建设成果指日可待,日本单方面"国有化"钓鱼岛的阴谋绝不会得逞。
最后,陶老师以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两篇文章的题目作结,"用文明法治凝聚爱国力量,用文明理性展现中国力量",激励我们发扬理性民族主义,学会理性爱国。爱国主义不应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更需要理性的民族主义。理性的思维、独立的判断力、开放的视野、平和的心态是一名理性爱国者需要具备的重要品质。暴力行为不是"爱国",而是"害国"。陶老师指出,对于钓鱼岛问题,我们应采用有关专家倡导的方式进行解决,以一套"组合拳"方式出击,强调大家要理性爱国,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的确,公民理性和公民精神,需要所有中华民族同胞一同捍卫。在"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成为中国时代强音的今天,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使命。理性爱国,与文明同行!
供稿:社科学院2009级本科生 项欢欢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2012年9月19日
上一条:希望烛光义工队招新圆满结束暨智力助残活动顺利进行
下一条:新干培训,影院学子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