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正文
社科学院爱智读书会-《生活世界现象学》第四讲顺利举行

创建日期 2015/09/30 陆耀峰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2015930日晚,社科学院爱智读书会-《生活世界现象学》第四讲在校本部B401举行。本场读书会邀请上海大学哲学系杨庆峰教授继续为大家解读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现象学》,第四讲主讲内容是"对于时间客体的把握及其显现方式"。读书会由刘友古老师主持,部分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参加了这次读书交流活动。
 
         读书会开始围绕内时间与内在时间展开了辨析。杨庆峰老师就内时间与外时间,内在时间与超越的时间进行了相应地对比。他指出内在时间是时间流变的过程。对于时间客体的把握是瞬间的把握,也是延续的行为。杨老师分析了时间意向的延续行为具有的三元结构:"一部分是回忆,最小的、点状的一部分是感知,其余的部分则是期待"。对于时间客体的把握反映了现象学的时间的显现方式。
 
        内在时间客体作为区别于超越的时间,其显现的方式是通过延续来实现的。而延续则是因为意识的"滞留"来实现的:"只要这个滞留还在继续,这个声音就具有它的本己的时间性,它还是这同一个东西,它的延续还是这同一个延续"。内在时间客体于是被描述为一种"时间流":"我们在这里所描述的,是内在-时间客体如何在一个连续的河流中‘显现出来’、如何被‘被给予’的方式。"
 
         本次爱智读书会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深入思考,在交流过程中大家积极发言、热烈讨论,思路由模糊逐渐变得清晰,理解程度逐渐加深,让我们一起期待下期的爱智读书会。
 
撰稿:社科学院2015级博士刘旭
社会科学学院
2015930

上一条:社科学院爱智读书会-《生活世界现象学》第四讲顺利举行 下一条:【通信学院】王朔中教授为通信学院师生开设摄影讲座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