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正文
影视学院社会科学新论:从悲伤故事到生活喜剧

创建日期 2011/06/07 郝秋华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63下午1330,本学期最后一次社会科学新论在新校区J103举行。来自于上海艺术人文中心的导演王小龙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从悲伤故事到生活喜剧——上海纪录片三十年"的讲座。
讲座一开始,王老师就为同学们播放了本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的入围纪录片《邬老板的世界杯》。讲述了一个制作塑料喇叭出口南非世界杯的小人物的故事。邬老板自主研发的"呜呜祖拉",淳朴的工人,可爱的邬老板……都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王小龙表示,以前纪录片关注小人物,总是显得太过悲情,"看了都要流眼泪的"。
老师表示,虽然这都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但是仍然是充满着编导的良苦用心。他向同学分析到纪录片拍摄、制作中使用到的平行剪辑手法,可谓是技术上很大的突破。王老师表示,他一直是一个"干活的人",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来体验"深刻",而不是仅仅靠技术上的分析,只有在实践操作中,才能体现最强的专业。
在讲座中,王老师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概念,纪实的手法不仅仅局限于纪录片中,同样可以运用到商业宣传片之中。他为同学们播放了上海特奥会的宣传片,片中朴实的笑脸,一句句掷地有声的"我行!"都充分体现了纪实的力量,当特奥运动员们齐声唱起《幸福拍手歌》的时候,整个世界都被震惊。这就是纪实的力量,这种最真实的力量,给了直入人心的效果。王老师告诉我们,请相信纪实的力量,请坚持!
如今在电视台,纪录片的生存条件并不好,一方面体制问题给予纪录片的空间很少,用几个月的时间去做一部片子,很多时候条件并不允许,利益驱使不得不让很多纪录片人放弃。另一方面,如今纪录片人才的确稀缺,王老师坦言,拍纪录片的人,都是哪里苦、哪里穷去哪里,条件十分艰苦,有的时候忙活了一整天,只有几条是可以用的,能坚持下来的人都不容易。
面对着在座的学子,王小龙老师最后也提出了希望,希望现在的学生能够学好基础知识,不断创新,坚持自己的梦想。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影视学院 谢晓蕾     09125259
 

上一条:文学院举办“东方讲坛”系列讲座——“文学的力量” 下一条:文学院举办“东方讲坛”系列讲座——“文学的力量”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