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正文
爱心奉献,红色青春——中欧学院2012年无偿献血侧记

创建日期 2012/05/23 许斌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2012年5月17日早晨7:30。天气晴好。心情亦然。
比预定时间早了将近一个小时,参加志愿无偿献血的同学就陆陆续续来到了校医院,而我们亲爱的献血志愿者和老师们也已经各就各位,准备投入忙碌的工作。108名学生,108份爱心,没有过多的豪言壮语,每一次奉献,都闪耀着红色青春的风采……
一马当先
“嘿,亲!你来啦……”
远远看见一个背着紫色书包的女生,在人群中欢乐地蹦跳。刘宇轩,中欧学院10级信息专业女生,昨晚刚刚忙完的中法文化节闭幕式,今天一早又赶来献血。大概是预料到献血的人会很多,多数高年级的同学都是早早赶来,或在现场帮帮忙,或随意聊聊天,刘宇轩便是站在队伍的前列。“……啊,他让我重新填……”万事俱备还是出现了意外,受法语教学习惯的影响,她在填表时,在相应的选项框里画了“×”而不是“√”——后来发现许多同学都犯了这个小错误,顿时发现了中欧孩子的可爱。
重新填表录入,刘宇轩还是首批坐上了采血椅。“会痛,但不怎么紧张……这么有意义的活动,怎么能不参与一下?”虽是第一次献血,她居然还很兴奋地拿出iPad写预算报告,真是敬业啊!采血的过程很顺利,她体质不错,精神更好,休息了一会儿,就生龙活虎地四处走动,后来竟戴了志愿者胸牌去帮着照顾其他献血同学了。
当天大多数同学都是首次参加无偿献血的,尤其是11级的大一同学,很是踊跃。
徐健参加献血没有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张志伟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额外收获让他知道了自己的血型;孟繁辰说他大脑一片空白;李勇感叹针头好大,血留得好快,第一次献血好紧张;路松宇说为祖国献出一份血是光荣的,以后还要献血,以及感谢父母的支持、糕点师的制作、医务工作者的付出……
许多中欧的同学都参与了最近各种学生活动,忙碌之余不忘奉献。兴奋与紧张难免,责任与爱心尤重。也许每个人撸起袖子坐上椅子的理由各不相同,但他们的青春品格,一样鲜红。
二人同心
“没事,别怕……”
毕竟是初次献血的女生,毕竟是人高胆大的男生,毕竟是两人一同前来献血,现场的情景一片和谐……李艳率先扎上了采血针,紧张地喊疼,坐在她一旁的男友付昱凯则显得很轻松,贴心地安慰起她来,这让周围的气氛无限温馨。付昱凯先于李艳献血完毕,在一旁等待片刻,两人一起前往休息室。
此番情景让周围许多同学心生艳羡。也有其他两人同来献血的,也有一方陪同前来的。在这个时候,默默关怀是最贴心的。
一名去年就参加过献血的女生,今天身体突感不适,周围的同学立刻端来牛奶,老师把她扶到床上,大家帮忙照顾;一个男生献完血晕倒了,最靠近的女生也抢上去搀扶……没有谁会被起哄,没有谁会被嘲笑,你的TA不在身边也没关系,因为周围任何一个人都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支持你。90后的品格在这个时候展现:我们不是自私的一代,骄纵的一代,必要的话时候,我们都会站出来。二人同心,这“二人”,只不过是你我之分。
一个椅子空出来,“左手,谁来?”,志愿者帮着问;“我!”、“我!”、“我!”……大家抢着答。一个同学晕倒了,大家帮着搀扶照料。一个同学献血完毕走出来,大家争着递上剥好的鸡蛋、凉好的牛奶……有时候,在这个年代最伟大的奉献不一定是出生入死,而是对他人的无私奉献,对你我的默默关怀。
三次赴会
“胡主席!他又来了啊……”
看到“胡珂伟”这个名字,大家总是忍不住想到优秀、谦逊、乐于助人等等美好的词汇。是的,09级信息专业的他曾做过中欧学院学生会的副主席,现在已经被UTC录取了,今年是第三次献血,也是他出国前最后一次献血了。虽然他看起来并不高大,也不算强壮,但是他获过校长奖学金,做过世博志愿者,总是积极参与,默默工作,以至于许多低年级同学只知其名而不识其人。
献血多次的人果然有经验,坐上采血椅,不露半分异色——既不兴奋,也不紧张——面带一份坦然的微笑,轻松地与周围的人交谈。“用手握拳抓放,采血过程会快一些……很正常啊,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打针的时候还好,抽针的一瞬间会比较痛……”
采血快结束时,胡珂伟还与医生探讨了几句关于采血仪器的问题,声音很小,我没有听清。这倒一如他一直以来谦逊好学的态度,又不张扬而打搅他人。
献完血,休息,领取慰问品,“胡主席”很配合地举起他已经填满一整面的献血证让我们拍照,“下次再献血就该换一本了,呵呵!希望通过献血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吧。我后面还要上课,就先走了……”
其实中欧学院许多同学都有多次献血的经历,10级党员刘加文还在两个胳膊上都涂了消毒水,无论左右椅子空出来都能献血。走出校医院,他们一样充满活力,一样积极生活。也许后来的某一天,你在球场上灌篮得分,你曾经献出的一份爱的暖流正输进另一个人的身体里拯救生命。
多方关怀
“要是……我也……”
除了参加无偿献血的同学,现场人群涌动的,还有因身体原因不便参加本次献血的同学,有中欧学院的领导老师,还有我们可爱的志愿者。而无论是谁,今天只要是来到校医院的人,都是可爱的人,都贡献出了他们的爱心,无论他们参与了还是因为某些原因不能。
一向风趣幽默思维活跃的钱晋武院长出现在学生里,他笑称献血如切菜切到手指,把多流出的血收集起来给需要用的人送去,从“切菜切到手”谈到“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早就与同学们赶到校医院服务的李志芳老师,一直坚守在献血的同学身边;现场总少不了我们亲爱的辅导员们,跟大家聊天,同大家工作,第一时间赶到出现状况的同学身边,当晚还去社区看望参加献血的同学……
而有些人他们总在人群中默默奉献,带着小红帽只为在需要的时候易于寻找。有一位09级信息专业学生龙再翔,他是我大学入学时的导生,一直积极于志愿活动,在大一大二均参与了义务献血,今年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献血,便默默地做起了志愿者。摘下小红帽,他还要去上课——我们,都还要去上课。

从校医院出来的时候,太阳更好了。早上拥挤的体检通道已经空了下来。无论是第几次献血,这都将是每一个参与者宝贵的经历。接下来的一周,站在营养汤的领取窗口前,都可以自豪:因为我的爱心奉献,让我的青春更加绚烂……

中欧工程技术学院 龚昕 夏琳

上一条: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做客我校“东方讲坛” 下一条:钱伟长学院学生志愿者与阳光之家共同开展“共浴蓝天阳光,共享时代文化”联欢会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