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10月23日18时,钱伟长学院心理健康系列讲座之十"幸福的心理解码"在校本部D304成功开展。担任本次主讲的是上海大学心理辅导中心朱艳老师。钱伟长学院辅导员阮杜娟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首先,朱艳老师以一个问句——"你幸福吗?"作为开头,并融入了一些网络语言,如"元芳体",风趣幽默地开始了讲座。紧接着的"全球156个国家的国民幸福指数"让同学们意识到中国的靠后位置并产生了激烈讨论。讨论过后,"什么是人生的核心追求?"这第一个问题便难住所有同学,同学们陷入了沉思,幸福的定义在同学们心中突然模糊了起来。朱艳老师随后提出了著名的"人生汉堡模式",让同学们了解到了四种人生模式以及未来利益与现在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引出了幸福的定义:幸福=快乐+意义。幸福不等价于金钱、高科技、名誉等,它是人心中的满意感、快乐感及价值感的组成。接着,朱艳老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我们离幸福多远?"成人的烦恼、大学生的困惑、孩子的郁闷这三个板块最后归结到了人们情感萧条与幸福萧条的根源是人生的"忙+茫+盲"。最后,"幸福测量"的部分带我们进入了一次心灵的洗涤:Roger Bannister挑战人类极限的故事向同学们阐述了信念与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告诉同学们应当重视关注点;朱艳老师激励同学们要相信自己可以,选择乐观,就会发现幸福就在身边。在这样温暖的激励语后,本次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次讲座,作为钱伟长学院12级新生的第一次心理辅导课,让同学们对"幸福"有了新的认识。朱艳老师引用了费尔巴哈、马斯洛、哈佛教授等名师的事例与名言更是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发现了心理学的广阔天地。相信同学们能将本次活动收获的知识铭记于心,为今后的人生发展打好基础,收获幸福的人生!
上一条:钱伟长学院11级第二期本科生seminar活动华丽上演
下一条:钱伟长学院党史培训第二次主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