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6日下午3:00,法学院在宝山校区J102举办解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访谈式专场活动。本次活动也是法学院12、13级本科生冬季学期首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访谈嘉宾分别是法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李凤章教授、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的李建勇教授和赵清林副教授。法学院辅导员牛广华、林建玲和12级、13级本科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法学院12级本科生王凯、13级本科生汪倩玉主持。
首先,主持人汪倩玉同学用ppt向同学们展示了"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要点。随后讲座进入嘉宾访谈环节。访谈围绕以下十个问题展开:1.这是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主要议题,这一举措对中国的法治建设有怎么样的重大意义?它会给中国带来哪些变化?2.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们法律人应如何看待这次契机?作为法学院的学生可不可以将其看作将来从事法律工作前景的一种看好?3.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案件和民商事案件,巡回法庭的建立能否真正实施下去?巡回法庭最后会不会走向形式成为政治、领导的工具?4.会上提出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这一点该怎么理解?5.为了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四中全会提出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干部干预司法怎么可能会有记录?实践中操作感觉会很困难,对于这一点,不知老师怎么看?6.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如何看待这一举措对司法人员的保护力度?我国能否真正做到司法独立?7.会议中提到,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8.国家对于会议中所说的这些改革的执行力度有多大?这些改革能否落入实处?9.司法改革是否会增加司法考试的难度?应该如何面对这些变化?10.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学学生应当如何提升竞争优势,实现自身价值?我们学院的发展方向又是什么?这十个问题是12级、13级团总支事先从12、13级本科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来,都是法学院12级、13级本科生最为关切的问题。李凤章教授、李建勇教授和赵清林副教授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对这十个问题阐发了自己的观点。三位老师观点鲜明,妙语连珠,给了同学们很大的启发。
访谈的最后是互动环节。期间,多名12级和13级的本科生围绕"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向三位老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例如有同学针对四中全会精神中关于加强涉外法律工作的决定向李凤章教授请教学院的国际化战略,有同学向民主党派人士李建勇教授请教了关于民主党派的问题。讲座结束之后,同学们意犹未尽,还有同学在讲座结束之后继续向三位老师请教问题。
法学院供稿
2014年11月17日
上一条:钱伟长学院2014-2015学年冬季学期首日教育成功举办
下一条:钱伟长学院2014-2015学年冬季学期首日教育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