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12月6日晚,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组织学生们在DJ304开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学习与体会”活动。特别邀请上海大学社科学院刘铮老师作为主讲人,向同学们传达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精神与要点。
过程中,刘铮老师将演讲内容主要分为十八大报告亮点解读、经济全球化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两大部分。刘老师首先讲道,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随后,刘老师向同学们简要阐述了十八大报告会开头的三个部分——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叫响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和报告中间的八个部分。
在讲解十八大报告会的八大亮点时,刘老师着重强调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报告中提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这两个“五位一体”都具有净化功能,代表着一个国家治国平天下的决心和信念,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还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从“建设”到“建成”,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十八大报告还用24个字分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看: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在对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目标,即从“外延”到“内涵” 从“粗放”到“集约”的目标分析时,刘老师特别讲道,我们正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生态的诸方面 无不受到全球化的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摆脱资源环境约束,应对经济全球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而现在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承受着世界经济危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等国际上的外部环境和国内处于世界发展的低端资源生产、廉价劳动力、付出环境代价、发展方式落后等内部环境的双层挑战。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努力实现通过扩大消费实现发展、依靠服务业拉动产业结构、通过人口城市化带动发展、更加公平地分配发展成果等一系列发展任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健全优化经济结构的政策体系,加快分配制度改革,强化政府的再分配职能,从而切实加强体制保障。最后,刘老师呼吁我们要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在提问互动的过程中,刘老师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各类问题。最后,在同学们的一片热烈掌声中,本次党的十八大报告学习与体会活动圆满结束。
上一条: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党史研究成果交流会成功举行
下一条:中欧学院与中共四大纪念馆签署志愿服务共建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