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正文
2010世博短片影展影院精彩上演

创建日期 2010/10/26 郝秋华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上海世博临近尾声,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像是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让人回味无穷。从世博建筑工地到开幕式演出,再到精彩的184天会期,这一幕幕都是一场电影,是值得纪念的画面。世博会期间,就有这样一群人,拿起手中的摄像机,把这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拍摄成一部部真实的纪录片。10月22日,上海大学宝山校区J103就上演了这样一场以"我的世博我记录"为主题的2010世博短片影展。展映由影视学院影视艺术系党总支书记刘海波副教授主持,影视学院院长金冠军出席。
首先播放的展映影片是《leaving song》,记录在中国馆竣工之前建设工人的不舍之情。看着雄伟的中国馆一点点的拔地而起,这一批建筑工人对于中国馆的感情也可谓是不言而喻。在中国馆的竣工仪式上,我们看到了这群淳朴的建筑工人发自内心的笑,面前的这座"中华之冠",相信会是他们心中巨大的自豪。影片的结尾,建筑工人装车离开工地的画面,震撼了很多的人,他们的不舍,他们在世博工地上洒下的汗水和泪水……这一切都真真切切的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动容。
紧接着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影片《牛皮与驴皮》。所谓"牛皮"与"驴皮"是指制作皮影戏的材料。在宝钢大舞台每天都会上演精彩的皮影戏,这一天,拍摄者见证了辽宁和陕西皮影团队的碰面,他们制作皮影的材料不同,但无论是牛皮还是驴皮,这都承载了中国的传统艺术。皮影表演者也告诉拍摄者:"现在学皮影的人越来越少,这东西赚不了钱呀,而且这功夫不是一年两年能学会的。"在世博会的宝钢大舞台,没有如织的人流,但却有着历久弥新的中华元素,这一片子,警醒了人们去反思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漠视。
第三部影片中出现的是一群美丽的女子,她们是世博会开幕式的800女大学生,她们之中也有我们上大学子的身影。台上短短的几分钟,凝聚的却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苦排练,经常都是从中午一直等到凌晨。影视学院学生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触角使该片成为是现在唯一纪录800女子的纪录片。
透视中国馆建筑工人回家过年的影片《回家》最后登场。拍摄者跟随他们回家过年,其中更是有一位新郎倌,高师傅大年初六他就要和自己的妻子成婚。纪录片中给人印象很深的是他的未婚妻给家里打电话的场面,这位农村姑娘没有美丽的容貌,在镜头前打电话的样子也有些让人捧腹,但这一切的真实,无不震撼着现场的影视学子。展映后,刘海波老师也告诉大家:"真实,是纪录片最大的魅力。画面,声音都是次要的,纪录片的灵魂就是真实。你看这个新娘子,多真实呀,这样的人物多立体呀。"
此后,同学们观看了纪录浦东花样年华旗袍艺术中心阿姨们表演历程的纪录片《花样年华》。虽然他们都不再年轻,但她们的心态都极其年轻,用自己最富光华的心,书写着最精彩的晚年生活。
这次展映的五部纪录片,均是来自影视学院的世博题材精品纪录片,对于在座有志于从事传媒行业的影视学子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极好的实践教育。展映后刘海波教授也告诉影视学子:"只要你们愿意,你们也可以拍出这样的纪录片。拍纪录片很简单,只要有一台机器就可以,但拍纪录片也很难,你必须有一颗发现的心,你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
"来吧,来拍纪录片吧!"在刘海波老师的大声呼吁中,大家都报以了热烈的掌声,相信这次的展映一定会成为影视学子专业道路上的一剂强心针。
 
影视学院   谢晓蕾

上一条:机自学院新生党史知识竞赛成功举行 下一条:经济学院院长沈瑶教授做客社区学院院长讲坛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