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校长曾说过:学生培养更重要在课外。社区学院人文社科组开拓"SHU友汇"平台,以期实现学生自主开展课外培养、师生共建人文精神。目前已经开展了三次活动项目。
学生的需求为风向标:
对人文社科大类而言,学生的需求指标包括:加强学科间的通识与融合,厚实学生的人文底蕴,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性与能动性,启发创新性思维。
而这一切都源于学生的需求,人文类学生的特点、兴趣与需要决定了采取什么样的学习形式,开展什么样的学习内容,预期达到何种成效。因此在课外培养过程中,学生个性化需求成为我们一切着眼点和出发点。人文社科"SHU友汇"之经典阅读项目旨在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加强对人文社会领域的了解;关注社会、聚焦热点问题,增强敏锐性与洞察力,提高观察与分析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文阅读氛围,进一步夯实人文基础。
学生自主选择为参与路径:
经典阅读初次尝试于12月5日,12月12日进行了第二轮,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自主选择,有历史、新闻、法学及外语4场互动学习同时进行。活动环节有学生主持、学生谈阅读心得、教授点评及专题讲座等内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更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学生自主学习并发表演说为形式:
在历史学、法学、社会学等场次,多名同学主动报名学生主讲,畅谈自己所读的法学著作,并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诠释,他们的勇敢与良好表现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用一位同学的话说"学生主宰 初露锋芒 我们是主角"。当然这样的形式也得到了点评的各位老师、教授的肯定。学生之后出场的朱子彦、李清伟、董国礼等教授的精彩讲座也赢得了同学们的欢呼声,学生的评价是"教授出马,引爆全场,深入浅出 思路清晰 易于理解"。
学生自主管理为考查方式:
"SHU友汇"以学生自主管理为考查方式,学生自己印制了特色印章,每参与一场可认收集一个印章。活动现场的主持、场务也均由学生负责。
两次项目的成功,为我们增添了信心,相信"SHU友汇"——经典阅读项目在接下来的系列学习活动中可以开展得更好,进一步体现出以下特色:
1、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确定活动内容和形式,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非被动式学习。
2、由学生主讲,教师为辅,学生成为中心角色,改变学生被动吸收的传统形式。
3、加强学生间互动,增强思考主动性与参与性,激发思维火花的碰撞。
徐芬芳 10008635 供稿
人文社科学工组
人文社科团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