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正文
社科学院爱智读书会-《生活世界现象学》读书专场顺利举行

创建日期 2015/09/11 陆耀峰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201599日晚,社科学院爱智读书会-《生活世界现象学》读书专场在校本部B401如期举办。本场读书会邀请上海大学哲学系杨庆峰教授为大家解读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现象学》。读书会由刘友古老师主持,周丽昀、曹青春老师以及部分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参加了这次读书交流活动。

读书会伊始,刘友古老师做了简短而深刻的引导发言,刘老师指出爱智读书会是一场读书人主体的互动、观点的碰撞和理解,在这里老师与同学皆是读书人的身份,希望老师和同学们都能破除老师权威的障碍,针对文本分享各自的感受和想法,发现文本之中有益的启示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足。刘老师也指出爱智读书会采取的是一种平实、朴素的形式,我们只需要思想的装点,希望大家不要拘谨,让理性自由、自主地运行,自由思考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理性,引领时代的精神。

接下来,杨庆峰教授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现象学》,杨老师首先谈到胡塞尔"生活世界"思想的文本来源,为大家提供了相关的阅读指导意见。本次读书交流会,杨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生活世界"产生的时代背景,杨老师指出自1750年以来,近代科学发展所导致的危机,尤其是欧洲科学的危机,暴露出科学的先天性缺陷。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对立,科学和技术进入人们的生活样态中,开始构筑、调节和改变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在逐步取代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由此引致人们对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的追问与反思;二是关于"内时间意识"的思考,在这个问题上,杨老师引导大家思考"时间到底是什么","时间"看似一个清晰的概念,却在大家的共同思考和探讨下愈发显得深刻而引人深思。读书交流结束之际,杨老师向大家抛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生活中,人们为何习惯把时间比喻为一个具有男性特征的"时间老人"的形象?对于这个问题,杨老师将在下次读书会为大家揭晓答案。

本次爱智读书会对老师和同学们具有很大的启发,读书交流过程中大家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其中不乏思想的交锋与碰撞,让我一起期待下期的读书报告会。

 

撰稿:社科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聂多伟

社会科学学院

 2015910

上一条:学风督导,党员先行——数码学院2015-2016学年秋季学期学风督导动员会 下一条:学风督导,党员先行——数码学院2015-2016学年秋季学期学风督导动员会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