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正文
志愿之心永存——记文学院泳联志愿者服务感想

创建日期 2011/08/14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夏天的脚步越发的轻快,今夏最为举世瞩目的第十四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也已于上海顺利落下帷幕。在这为期16天的盛会中,上海大学的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了自强不息的积极态度和服务社会的志愿精神,以饱满的热情为原本就闪耀夺目的赛事更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而这些红彤彤的"小番茄"中,文学院的"小番茄"志愿者们显得格外的"新鲜可口",他们用不变的志愿者之心,让前来参看比赛的人们在炎热的夏季感受到了无限的清凉和舒畅。
在文学院派出的六名志愿者中,董倩婓担任了联络官这一重要角色,她负责为斯里兰卡代表团带队。虽然在岗前已接受了良好的培训,但是当她真正站上服务的岗位,还是受到了不小的考验:第一次与外国人近距离的接触,第一次在极短的时间内碰到许多棘手的问题,第一次每天讲英语的时间多于讲汉语,第一次手机24小时待机长达一个月,为他们寻找遗失物品、准备"上海周边一日游"等突发状况更是让人应接不暇。但种种问题并没有难倒董倩婓,她用耐心解决困难,用真诚感动人心,通过不懈的努力,为外国友人营造了一种宾至如归的气氛,展现了良好的志愿者素质和中国大学生的风范。"虽然不知道在普通的志愿者、观众和工作人员心里,联络官是怎样一个形象,但此次的志愿者联络官生涯,确是我志愿者工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打破了对于志愿者工作就是重复机械劳动的刻板印象,如此有"技术含量",也让我得到了很珍贵的经验,更交到了很多国内外的新朋友。"董倩婓面带微笑的说。
而来自广场十组的"小番茄"孙晓彤和杨怡萍,在九天之内体验了三个不同的岗位,从广场指引的广场组,到接送运动员训练的班车组,再到东方体育中心的检票组,虽然频繁的调动十分辛苦,但她们仍坚持服从安排,丝毫没有怨言。孙晓彤说:"这次的志愿者经历锻炼了我的应变和交流能力,提高了我的英语水平,多个岗位的磨练也让我们了解每一个岗位的辛苦,我以后一定会积极参加更多的志愿者活动。"而一向乐观开朗的杨怡萍更是对这段志愿者生活恋恋不舍:"在此次志愿者生活中,对我来说最宝贵的是结实了许多朋友,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很难有机会让我们那么深入的和一些人相处,很难有机会让我们打破学院之间的屏障去合作,而这些在志愿者中都不成问题,我们向着同一个目标,为了同一个想法而努力,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社会学系的袁宇飞在进行了一个月社会调查后,不顾辛苦,毅然决然的加入了泳联志愿者的行列。在服务期间,她由原先的生涩腼腆,成长为了一颗成熟稳重的"小番茄",她的心中不仅收获了经验,还填满了许多的感谢:"感谢广场二组所有的学长们,是你们把清凉留给女生而将自己置于炎热下以至于脖子上晒出了"凌波水道";感谢广场二组所有的学长学姐,是你们让我的这个夏天充满了回忆。我们在东方体育中心和我们内心留下了一道光辉。唱着晚安东体的歌,与离去的观众击掌,与我们自己击掌,2011年7月的流火终于在心底刻下了此生不忘的印记。"
"志愿者积极分子"丁凯再次将微笑融入到了文学院的泳联志愿者队伍中,"寂寞岗"和"忙碌岗"让他时而闲的无由激动时而忙得不亦乐乎。虽然广场上烈日当空,但他的脸上永远挂着灿烂的笑容,为游客和观众带去贴心的帮助。志愿者生活所带给他的快乐是无可比拟的:"志愿者是一种怎样的快乐?不好说,因为太多,可能就是回答完游客问题后游客的一声谢谢,可能就是每日早起晚睡的规律而辛苦的生活,可能就是兴奋的回答了老外的问题,虽然都很简单,但答案可能就是这样。"
虽然泳联志愿者的生涯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但"小番茄"们的志愿者之心永存,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们会以更加充满活力的青春热情,去迎接一段又一段美妙的志愿者生活,用他们的真诚和微笑,去感动这个世界。
 
                                                   文学院团委宣传部
 

上一条:记上海大学文学院云南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入户送爱心 下一条:记上海大学文学院云南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入户送爱心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