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正文
钱伟长学院应邀到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研讨联合培养工作

创建日期 2012/07/13 徐晓夏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简称上海微系统所)原名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后,上海微系统所确定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大学科领域和"微小卫星、无线传感网络、未来移动通信、微系统技术、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五个学科方向,形成了"系统为牵引、系统带器件、器件带材料"的创新价值链。
       2012年7月12日下午,钱伟长学院直属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顾传青、副院长李颖洁、总支副书记徐晓夏一行,应邀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与所长特别助理、科技处处长程建功教授、人才教育处常务副处长陈英、研究部主任罗琦等一起研讨人才联合培养工作。
       首先,顾传青简要介绍了钱伟长学院的办学经历、两年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多种人才培养机制,包括自主选择专业模式、本硕连读模式和一对一因材施教模式。然后,双方与会同志一起研讨了钱伟长学院与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已经形成的联合培养方案草案。
     接着,程处长介绍了近年来上海微系统所取得成就:一是成功发射创新一号01和02星、"神舟七号"伴星,成为我国微小卫星的重要研制基地;二是实施了"奥运会上海站火炬传递"、"上海世博会防入侵传感网"等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引领物联网核心技术,推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应用于汶川和玉树抗震抢险、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有关同志受到温家宝总理接见和好评;四是SOI材料实现产业化,填补国内空白,应用于国家重大关键工程,研究所控股的上海新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高端硅基材料基地。由于这些科研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研究所培养的硕士、博士也供不应求,极受社会各届欢迎。
       程建功处长、罗琦主任都认为钱伟长学院的"本硕连读"培养机制在进行了两年通识教育以后,再用两年时间完成本科专业教育和部分研究生专业课程,特别适合研究所与高校的联合培养,他们希望从"本硕连读"机制开展联合培养,同时积极探索"本硕博"连读培养机制。罗主任表示微系统所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要求比较高,希望参加的同学在三年研究生阶段好好做科研,与此相应回报的是,微系统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非常高。双方就学生选拔方式、课程学习、学生在研究所的条件、证书颁发等具体问题形成了许多共识。微系统所同志希望从今年2011级就开展联合培养,从秋季开学,钱伟长学院安排微系统所、硅酸盐研究所的专家访问上海大学,创造条件让学生了解微系统所、硅酸盐研究所。通过此次交流,双方增进了了解和互信,为钱伟长学院和中科院上海各研究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联合培养工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上一条:钱伟长学院2012届毕业典礼圆满举行 下一条:数码艺术学院召开大类分流学生专题答疑会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