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正文
发现自我,寻梦上大--叶志明副校长会见美国赵氏廷芳基金会主席赵元修先生、辜怀箴女士

创建日期 2011/10/25 郝秋华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2011年10月20日上午,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在乐乎新楼会见了美国赵氏廷芳基金会主席赵元修先生和辜怀箴女士,双方进行了一次亲切热烈的对话。上海大学成才服务中心主任汤琳夏、影视学院党委副书记陈伟平、辅导员万喃喃参加了座谈会。大家交换了对于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人才培养等问题的看法,气氛轻松而愉悦。
 
资助更丰富,关爱尤真切
2008年以来,美国赵氏廷芳基金已经连续三年资助影视学院学子。在与学校学院的沟通中,与影视学子的交流中,赵元修先生和辜怀箴女士十分认同上海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对学生高度的责任心,他们表示不仅赵氏廷芳基金将继续资助上大学子,明年他们还准备邀请香港福慧慈善基金会一起来上大助学,每年拿出10万元奖学金,帮助更多的学子。叶校长感谢基金会对上大学子的关爱,强调奖学金的运作机制一定要规范,双方就奖学金设置的细节进行了讨论。
汤琳夏主任介绍了上海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整体情况以及学校的各项帮困金额和措施。赵主席提出:在保持大学期间基金资助总金额不变的情况下,低年级的学生刚踏入大学,需要添置一些学习设备,经济压力更大,因此可以将奖学金数额适当提高。到了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实习等方式自我解困,奖学金数额则适当降低,从而使得基金的资助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赵主席说,奖学金只是资助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生活上的关怀。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切勿在他们身上贴上奇异的标签,相信他们能够自立自强,完成学业。
陈伟平副书记介绍了往届赵氏廷芳基金受助学生情况,辜女士露出了欣慰的微笑,"他们会常常来到校园里与学弟学妹谈心,给予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可以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受助学生都感受到了真正的心灵上的温暖。"
 
畅谈大学责任,聚焦人才培养
"大学是一个大课堂,在这里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一种人生教育。"辜女士谈到,"大学的存在不仅仅提供给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重新塑造人格的机会。在瞬息变化的当代,教育需着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叶校长指出,虽说乔布斯、比尔·盖茨、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他们都没有上完大学,也创造了自己的事业高峰,但这并不代表"上大学无用"。大学生最需要的是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大学就是要帮助学生们充分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创造自己。在哈佛大学,学生们最喜欢上的课是幸福课,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该课程充分了解自己的人生价值。
叶校长说:"上海大学实行大类招生,进行通识教育,就是希望通过此举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同学全面发展。大学注重的不只是学生的文化成绩,还有人文素养以及创新思维,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关注益深远,就业需实际
作为企业负责人,赵元修主席说他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优秀人才难找。特别是在20、30岁的年轻人中间,富有责任感、具备抗挫折能力、能够承担企业管理工作的人才非常匮乏。赵元修主席问到:"学校是不是有指导学生就业的教育?"叶校长介绍说上海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不仅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学生就业工作,而且已经连续几年请来第三方咨询公司,对毕业生就业能力进行测评,以更好地找准学校教育和社会需要的契合点。叶校长也坦言"大学生刚毕业找工作,起点不能要求太高,从基层做起为日后的发展积累了经验。过高的定位会脱离现实,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甚至影响今后的人生。"
 
谈话中,如何帮助学生、育人成才始终是与会人员思考的核心,他们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希望学生今后的人生越走越好,成为社会的人才。相信有校领导的关心,有赵氏廷芳基金等社会力量的支持,将会有更多的上大学子发现自我价值,成为"自强不息"校训的实践者!
 
 
                            影视学院 09125259谢晓蕾  11124378陆佳

上一条:数码学子描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蓝图 下一条:文学院09级党支部“以老带新共发展 携手相伴成长行”引航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