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13:30,文学院于A602隆重举行了 "挑战杯"总结分享会。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科技大赛终审决赛中,社会学系作品《上海市蒙维藏少数民族大学生族群认同研究》、《社会支持与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基于上海"TSZY自闭症音乐沙龙"的实证研究》一举获得全国一等奖和全国三等奖。为及时总结备战经验,院团委召开了本次总结分享会,校团委书记胡大伟、团委副书记秦凯丰、曹俊、文学院院长董丽敏、文学院党委书记竺剑、党委副书记王丽娜、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社会学系副主任耿敬、中文系副主任蔡锦芳以及本次参赛作品的各指导老师参加了本次分享会,会议由文学院团委书记韦淑珍主持。
会议伊始,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老师对此次获奖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诚挚的祝贺,并提出学院应该总结经验,在学生培养模式上下功夫。老师应该尽早着手指导学生作品,对全局进行总体把握,调整研究方向、细化研究内容。文学院党委书记竺剑老师表示这次的成就是学生、老师、团委以及更多幕后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晶,我们应该全力打造并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运行机制,来支撑之后各种项目的申报和选拔。作为人文类学生,在课题的选择上更应该关心祖国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校团委书记胡大伟老师从回顾、总结、展望三个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感想。他指出,我们应该以此次参赛经历为契机,在全校推动开展科创竞赛,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之后,本次"挑战杯"的获奖者张广楚和王倩华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参赛心得和经验。张广楚对为其项目做出指导、帮助和支持的老师、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将其经验总结为三点——"细节的重要、团队的力量、坚持带来胜利"。作为本次比赛年龄最小的09级学生王倩华分析了此次参赛之后对于赛制的体验,强调我们的课题在具备学术性的同时,应该注重时代性,学生应多与老师交流,对研究方向做适当改正和细化以便更加适应比赛需要,并且对其项目作了后期的规划。
课题的各指导老师张江华、孙秀林、耿敬等老师纷纷表示,本次参赛历经艰辛,但不懈的坚持和不断的完善让我们取得今天的成就。之后学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热情,并且各位老师要积极融入其中,在互动中体验科创的意义和快乐。张勇安老师指出我们应该在教务、科研和团委的工作中寻找恰当的结合点,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保障,并且提出跨学科的交流可以运用到之后的课题中。最后,在场老师与同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达到良好的互动和交流的效果。两个小时的分享会在欢声笑语中走向了尾声。希望全体师生在总结本次比赛经验的基础上,开创学院科创工作的新突破。
文学院杨思琪供稿
上一条:艺术与技术交汇,共同探讨做快乐学工人
下一条:艺术与技术交汇,共同探讨做快乐学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