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09秋季学期迎来首日教育。影视学院以新颖生动的暑期社会实践展示及答辩作为大二年级首日教育的主要内容,向学生进行了一场丰富的实践"教学课"。
展示成果:几番艰辛几分收获
上午9点,暑期社会实践的展示部分首先作为首日教育的主题内容于方润华讲堂举行。在展示过程中,几个代表团队上台进行了团队展示。其中一组团队拍摄的纪录片《城市背后的砖》令人印象深刻,短片深入探访了世博主题场馆的建设工人,从社会底层人群的角度发掘出了世博背后的故事。团队成员也谈及了拍摄过程中的坎坷,"最初决定拍摄后的一段时间,我们几乎天天打世博电话,上世博的网站,还写信给了世博局,可是没有得到回音,最后我们决定‘暗访’"。
而另一组有我院学生参与的校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也在展示过程中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该团队远赴四川都江堰担任志愿者工作,在都江堰棋盘村参与了十天的灾后援助工作和学生义教,"我们坐了41个小时的火车才到达。现在当地已经重建了漂亮的房屋,而当地居民也都很乐观、很欢迎志愿者,在那里我们学说四川话、给孩子们上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是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回上海至今我们还会和孩子们联系。"
而其他代表展示的团队也分别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将自己团队在暑期中的实践内容展现出来。江西红歌会、居委会挂职锻炼等等项目,包括唱歌、朗诵、演讲等多种形式的展示,使全场展示会气氛活跃。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示第一次采用了生动活泼的"脱口秀"主持形式进行了全场串联,获得了学生好评。
团队答辩:气氛融洽竞争激烈
下午3时,暑期社会实践的答辩部分于D223举行。12个实践小组参加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答辩会。
展示的实践成果内容丰富,答辩环节精彩非常。参与答辩团队的活动主题多种多样,既有关于热点问题的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的变化、世博会志愿者的调查,也有关注民生的世博会建筑工人生活状况、就业问题的研究……
会上,每个参与团队被限时5分钟进行答辩,经由老师提问后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由于本次实践的主题围绕中国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各小组都拼尽全力地寻找到切合主题的实践项目。譬如获得一等奖的07编导组,与其他关注奥运或世博的团队不同,他们拜访了南湖革命纪念馆,并由纪念馆中的资料了解了当年革命的历史以及先烈们的事迹。而获得第二名的08影视小组,则是跨学院、跨地域地介绍了北京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风风雨雨:从北京的胡同到高楼大厦,从四合院到繁华的夜市,将60年来北京的进步与保留一一展现。同样获得第二名的还有08新闻组,他们从革命圣地江西入手,详解了瑞金的红色产业。
答辩会后,影视学院党委副书记陈伟平老师对答辩会作总结性点评,并公布获奖名单。答辩会产生了一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和三名三等奖,07编导非艺组摘得桂冠。
影视学院 孟韵竹 杨慕 范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