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仲夏将去、初秋将临的时节,又一批怀揣梦想的青年学子走进了上海大学文学院,来到了他们实现心中梦想的地方。9月2日上午9点,上海大学文学院2010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在宝山校区J103隆重举行,文学院执行院长陶飞亚、文学院党委书记竺剑、文学院副院长王光东、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丽娜、社会学系副主任耿敬、中文系副主任蔡锦芳、中文系教师王淑华、历史系副主任徐善伟、公共政策和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范明林及学院各年级辅导员和教辅人员出席了典礼。开学典礼由文学院08级本科生,文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王之阳和09级本科生贺伟源主持。
开学典礼在暖场视频《上学记》中拉开帷幕。2个月前,光荣的2010届毕业生离开母校,带着自己在文院的所学所得,在各行业发光发热。《上学记》是他们为2010级新生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礼物。希望2010级新生能像他们一样,在大学四年学有所得,在毕业的时候展翅高飞。
陶飞亚院长首先致欢迎辞,他向来自五湖西海的文学院2010级新生他表示热烈的欢迎。陶院长告诫同学们要确立好目标,不要荒废大学四年的时光。同时也告诉新生们文学院给同学们提供的丰富的发展机会,例如出国、直研等,因此同学们应该梳理好自己的目标并为此不懈努力。陶院长指出,在大学中应杜绝"abuse"和"addict to the Internet",要合理安排好时间,在大学这种不同于高中的自由的环境中充分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科学文化修养。最后陶院长在讲话中强调要秉承钱伟长校长的教育思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其次,文学院副院长王光东教授及各专业导师们为新生详细而生动地介绍了专业情况,帮助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了解文学院的专业,为将来选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有利于新生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大学四年。
选择了文学院,也就代表了选择了博学多思,选择了沉浸书香之中。开学典礼的赠书环节也是最具有文学院特色的。2010届毕业生代表周思伽代表邱爽、林嘉伦等毕业生们将他们自己收藏的书籍在离校前留给2010级新生。他们在荐书寄语中说道:"大学可以活的很平淡,也可以活的很精彩!好的计划是一个好的开始,只要你认真付出努力了,肯定会有收获!为了你的梦想,努力吧!总有一天你会在蔚蓝的天空中展翅翱翔!学弟学妹们加油!"这是毕业生对自己大学四年的感悟,也是对新生的期冀,一种精神的传承。典礼开始前,每位新生还拿到了文学院新鲜出炉的《文史与社会》新生特刊。
文学院学生工作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作为人才培养的平台,构建了丰富的学生文化。学院开展的各种学生活动,不仅充实了文院学子的大学生活,也使学生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王丽娜老师通过一部独具文学院气息的短片,以"博文雅人,转识成智"为主题,从"博"、"文"、"雅"、"人"、"转"、"识"、"成"、"智"八个角度,介绍了在大学该如何读书,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走出课堂参与实践。
典礼上,文学院的老师们为新生佩戴了文学院院徽院徽。文学院院徽灵感来源于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院徽中间的"文"字,似人形,代表着文学院深厚的人文底蕴。院徽承载了学院对新生的殷切希望,是文学院精神的传承。从这一刻起,新生也肩负起了学院的明天,任重而道远。
最后,文学院党委书记竺剑讲话,他全面介绍了上海大学和文学院,让新生系统的了解上海大学,了解上海大学文学院。竺老师寄语新生大学四年随时要"想"。首先,年轻人要有"理想"和"梦想",因为理想和梦想会伴随人的一生,凡是取得成就的人,内心深处一定会有理想的支撑,推动自身的发展;其次,还要学会"联想"。在大学里,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会碰到困难,而我们只要努力联想、思考,就一定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办法永远还比困难来得多。竺老师指出:大学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是三门最重要的必修课。
开学典礼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开学典礼已经结束,但对于文学院2010级本科生来说,他们的大学之门正缓缓开启。选择了上大,就代表着要心忧天下,自强不息。选择了文院,就代表着要谦虚谨慎,博学多思。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今天你们以文学院为荣,明天文学院以那你们为荣!
文学院团委宣传部
2010年9月2日
上一条:循序渐进,渐入佳境——记经济学院10级新生适应训练第二天
下一条:循序渐进,渐入佳境——记经济学院10级新生适应训练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