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正文
公益创业,行不行?----社科学院公益创业讲座小记

创建日期 2015/05/06 陆耀峰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201554日下午6点,伴随着上海大学樱花节志愿者总结大会的落幕,紧接着"公益创业,行不行?"的精彩讲座在B401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校友孔令韬和郭陶然。出席聆听的有社科学院团委书记陆耀峰,社科学院14级部分研究生及其他院系部分学生。本讲座由社科学院14级研究生李娜主持。

孔令韬,他是更绿上海行动发起人,更绿中国环保事业的开创者。大学期间,由于他对废弃垃圾回收再利用的极度关注,因而被称为"环保先锋";他倡导社区垃圾分类,规范回收行动,因而也被号称上海大学绿色时尚联盟创始人。"对垃圾问题始终放不下,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项目做成业务,为解决垃圾问题做出贡献。"怀揣这样一个梦想,2008年,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由于坚信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他开始摸索如何真正为城市解决垃圾问题。他认为,在全市真正实行垃圾分类之前,可以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鼓励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由此,"绿色账户"的想法逐渐成形,里面实名记录着人们回收、上交废弃物的时间、地点以及对应的积分,最后可以换取环保小礼品。在他看来,"绿色账户"不仅仅是物品交换,也是个人为城市环保贡献的记录,在为自己理财时,也为这个城市的环保理财。他的这些环保经历被《东方早报》、《青年报》、《职场》杂志等广泛报道。2014117日湖南卫视《天天向上》也采访了孔令韬等环保人士,他们与汪涵一起传递环保正能量,助益美丽中国。孔令韬强调,做公益创业必须有打动人心的情怀在,内心要有所坚守。

郭陶然,自然教育工作者,生物科普杂志撰稿人,园艺植物生产商及昆虫爱好者。出于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关注,他萌发了创设自然体验与观察的活动,旨在让生活在城市的小孩子通过接触大自然来开阔其视野,开发其潜力,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2010年至今,他于上海植物园等地举办三十余场自然科普讲座及七十余场自然体验活动,于2012年秋创立城市荒野工作室,致力于城市生态修复和都市自然教育。"创业难,公益创业更难!"郭陶然感慨道,"在这过程中,也会有人质疑,究竟是为了公益,还是为了盈利?"所以,他认为,必须知道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把个人兴趣与市场需求结合,制定适合于不同群体的方案,满足不同群体内心的期望。在讲述中,他的眼中始终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岁月沉淀之下的智慧流露于言表,相信未来的路会越走越宽广!

两位校友分别分享了自己的公益创业经历及感悟,使同学们认识到无论做什么都要有情怀在,要勇于吃苦,坚持不懈。最后,陆耀峰老师与两位校友就公益事业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一些学生也提出了各自的问题。通过这次讲座,让大家了解了公益创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学子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及思考方式。讲座在意犹未尽中落下帷幕,给在座的各位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供稿:社科学院2014级研究生  张廷斐

社会科学学院

201555

上一条: 社区学院2014级理工大类大一学生参观通信学院实验室 下一条:钱伟长学院国旗班纪念五四运动96周年升旗仪式顺利举行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