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在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盛会,是展示我国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巨大成就的大好机遇。随着世博的日益临近,各种迎世博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作为我们大学生党员,也应该在这个特殊的时机抓住机会,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做出自己的努力,以世博为契机,为世博服务,带头做世博精神的传播者。
在此背景下,06广告支部的同学们就这一议题也进行了思考,并开展了组织生活会。2010年3月5日晚,06广告学生支部就"大学生党员如何传播世博精神"这一话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交流了自己对于如何传播世博精神的看法和建议。
对于世博精神,同学们已经有所了解,它能提炼成"欢聚、沟通、展示、合作"八个字,但是要明确这八个字的具体内涵,则需要我们首先要了解世博、关心世博。其中,余飞青同学表示,大学生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相对来说是一群具有较高素养和修为的人,而且大学生对于世博的了解会比普通群众多,如通过世博志愿者会有更多的渠道接触世博会。而学生党员更应该是大学生队伍中觉悟和素质更好的一群人,因此在服务世博、传播世博精神方面更应起模范带头的作用。
那么,大学生党员该如何传播世博精神呢,当讨论到具体的方式途径时,同学们的意见更加丰富了,提出了许多想法。
例如,鲍佳麟同学认为,在传播世博精神方面,首先可以积极成为世博知识的传播者,运用自己的知识、信息搜集的能力,将世博的相关知识整合,制作成PPT,走入学校社区,为大家讲解世博的意义,将世博的精神普及。
姜小明同学补充道,在具体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做文明市民的示范者,从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带头做窗口文明形象的展示者,带头做文明出行的领路者,带头做文明办公的示范者,带头做社会公益的志愿者。
谭金环同学的意见则很具概括性,她提到,在参与世博上,也许不是每一位大学生都能进入世博园区,更近地为世博服务,但是在其他方面我们可以做很多。如进行世博文明礼仪宣传活动,在地铁、广场等公共场所,为他人提供帮助,指导市民文明出行,为世博会创造文明的氛围;世博会举行期间,外语好的大学生可以为外国友人提供语言服务,展示我们的热情好客;在吃住行任何一方面我们都可以尽自己的所能为世博参与人员提供服务;记录世博,将世博会举办的信息及时传播给更多的群众。
还有的同学,从学生党员这一身份为出发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顾佳华同学提到,大学生党员兼顾学生与党员的双重身份,要发挥此优势,做好学校与社会的桥梁,要把宣传世博精神贯穿校内与校外。校内要积极配合领导组织宣传世博的相关活动,发挥党员先进性及学生的自主性,把世博宣传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如我们上海大学的世博宣讲团活动,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宣传世博精神的同时也为学校争光添彩。
另外,龙坤同学还注意到了其他学校的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方式,她说道,许多兄弟学校已经开展了大批的以"世博在身边,宣扬世博精神"为主题的宣传和实践活动,比如通过派发资料和调研记录的方式来达到让更多的人了解世博会、激发他们为世博奉献的斗志。资料内容主要是世博志愿者的流程介绍和中国馆的介绍,对学生、保安、社会工作人员等不同职业人群进行着世博知识的宣传。
总结大家们的意见,可以看出,大学生党员要如何传递世博精神,就是用实际行动影响和激励更多的群众自觉投入到城市文明的实践中去,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展示在中外来宾的面前,展示上海的城市精神,体现东道主的热情,让上海市民成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最佳代言人,让上海这颗东方明珠成为世博会最大的最佳实践展示区。同时,通过此次组织生活,同学们更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于上海世博会和世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并积极为传播世博精神献计献策,真正投入到了迎世博、宣传世博、服务世博的活动中。
影视学院学生党总支邢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