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1日晚6点,文学院春季学期"名师讲坛"系列讲座第六讲——"美国大学的博雅教育"在南区社区学院多功能厅举行。讲座由文学院10级辅导员韦淑珍老师主持,主讲人是上海大学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杨位俭老师。来自文学院10级的同学们继续在这个知识的大讲堂里得到了一种独到的感悟,收获了一份别样的新知。
杨位俭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乡土诗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媒体文化和文化产业问题研究"。近年来在各学术期刊相继发表了多篇论文,著有《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等专著。2010年杨老师前往美国杜鲁门大学交流访问,是一位学识广博、视野开阔的优秀学者。
讲座主要以杨位俭老师漫谈在美国杜鲁门大学访学经历的形式来阐述美国大学的博雅教育。首先,杨老师通过一些原始的英文资料向同学们介绍了美国博雅教育的传统,以及杜鲁门大学的概况。在介绍过程中,杨老师还从教育制度、学生的勤奋程度等方面解读了中美高等教育间的差距所在。接下来,杨位俭老师通过在杜鲁门大学访学时拍摄的一系列照片,和同学们一同分享了杜鲁门大学的校园风光、社区活动及人文环境,并联系中国社会实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剖析一个友好型环境对于博雅教育的重要作用。随后,杨位俭老师从起源、层次、学位授予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大学博雅教育与社区学院的区别,指出博雅教育是一种以问答式、探讨式的小班教学为手段,旨在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教育。是一种为培养具有扩展平衡性与视野开阔性的专业人才,通过智性的活动达到德性的目的的教育。与此同时,杨老师还结合自己的调查报告对美国的博雅教育的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讲座的最后部分,杨位检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互动,同学们就博雅教育的相关问题踊跃向杨老师提问,并一一得到了杨老师专业详细的解答。整场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次讲座,突破了原有的学术范畴,将同学们的视野延伸到了国外,在一种漫游式的氛围中引领同学们走进另一种文化,了解另一种理念。这不仅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也为一些有出国深造意愿的同学提供了一些比较直观的信息。同时,这有利于同学们将国内外的教育状况进行比较,认清优势,找出差距,并以此来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生活,真正成为一个"博雅"之人。
文学院何诚供稿
上一条:中欧学院赴嘉定与悉商学院开展学工交流活动
下一条:影视学院学生积极参与建党90周年征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