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正文
上海大学第一届新业态创新大赛圆满结束

创建日期 2016/06/02 郑慧婧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上海大学第一届新业态创新大赛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总共历时六个月,终于圆满结束。本次创新大赛共吸引了10个学生团队,近100名学生个人参赛,激发了学生对新兴产业和社会发展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上海大学第一届新业态创新大赛共有三个活动单元:
       一、"畅想上海未来30年"短文征集大赛。大赛以短文征集为载体,激励上大学子聚焦上海发展,用文字表达对上海未来建设的思考和畅想。"畅想上海未来的书店"、"30年后的上海对你说"、"科技创新中的东方巴黎"、"30年,教育公平能再上海走多远?"……光是看同学们的这些题目,就可以看到大家对上海发展全方位的思考,同时也能感受到同学们对上海这座城市深深的爱恋和期望。
       二、上海大学"新兴产业"社会实践调研。比赛恰逢寒假期间,因此也作为上海大学寒假社会实践的专项调研之一进行开展。"新兴产业"社会实践调研深度聚焦"互联网+"、"绿色发展"、"制造强国"等主题,引导大学生关注新兴产业的社会发展现状。来自计算机学院的刘翼等同学走进长沙调研电动汽车在城市的发展,他们不仅关注电动汽车行业的从业者现状,电动汽车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同时还对电动汽车行业如何更好地深入普通民众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而悉尼工商学院的"工业转型、绿色中国"项目则更多地将视角头像了太远老支柱产业的衰落,并结合社会发展为她日后的改革献计献策……
       三、上海大学新业态创新大赛。此活动单元以"智慧城市·创新发展"为主题,期待学生能够围绕新业态,进行经营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同学们有的以大学学习生活中最需要的打印业务为起点,建立"校园帮",实现网上下单、打印、快递等一系列服务,最后还拓展出失物招领等相关校园生活服务;也有的同学将触角延伸到空巢老人,以非遗颛桥剪纸为载体,创造全新的养老居家模式;还有的项目从自身的专业出发,比如"艾情零距离",希望用商业营销的模式去关注艾滋病和艾滋病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同学们的创新项目不仅体现出他们的创新思维,还表达了他们这代人的社会责任,让评委老师非常感动。
       上海大学第一届新业态大赛在校学工办、教务处、三创工作领导小组(筹)的指导下,由悉尼工商学院承办,同时也得到了校团委以及兄弟院系的支持。相信这个比赛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比赛中上海大学学生所体现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势必会在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中得以继续发扬光大。

附:获奖名单
第一届新业态创新大赛之新兴产业社会调研
优秀奖获奖项目名单
一、"电动汽车在城市的发展"项目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二、"工业转型、绿色中国"项目            悉尼工商学院

第一届新业态创新大赛获奖名单

序号 申报类别 奖项 集体名称 申报者代表 所属学院 申报类别 作品名称
1 集体作品 一等奖 印+团队 刘晓龙 悉尼工商学院 创新创业报告 印+:社区定制化打印服务
2 集体作品 二等奖 Leaf 杨佳妮 钱伟长学院 创新创业报告 金刀琢纸暖空巢
3 集体作品 三等奖 对不队 郑雁丹 社会学院 创新创业报告 白色高墙下的你
4 集体作品 三等奖 心一代 李依赟 生命科学学院 创新创业报告 艾情零距离
5 集体作品 三等奖 四维空间 张成杰 中欧、社区、外国语学院 创新创业报告 绿色银行


第一届新业态创新大赛之"畅想未来30年"短文征集大赛获奖名单
序号 姓名 作品主题 语种 奖次
1 段雅蕾 畅想上海未来的书店 中 一等奖
2 岑雅莹 30年后的而上海对你说 中 一等奖
3 王妍元 畅想上海未来30年 中 一等奖
4 李雨舒 不再孤单 中 二等奖
5 张启航 云端上的上海 中 二等奖
6 杨子寒 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上海未来30年畅想 中 二等奖
7 涂玉洁 科技创新中的 "东方巴黎"——上海未来30年畅想 中 二等奖
8 武振宇 冷春 中 二等奖
9 夏文莹 畅想上海未来三十年 中 二等奖
10 吴仪敏 "高校社区志愿者库"网站 中 二等奖
11 吴仪敏 会展之都大展宏图——"淘沪展"APP 中 二等奖
12 马心宇 A New Look of Shanghai 英 三等奖
13 孟文博 畅想未来三十年 中 三等奖
14 陈芊羽 峥嵘显于创新中--畅想上海未来30年 中 三等奖
15 钱慧文 上海——未来30年的风云变幻 中 三等奖
16 褚进元 30年后申城的交通系统 中 三等奖
17 郭昱彤 上海——未来30年的风云变幻 中 三等奖
18 郝玉 30年后的产业分化与新的服务形态对上海市民生活的改变 中 三等奖
19 吴逸凡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of Shanghai 英 三等奖
20 杨雨田 Information, automation, and integration 英 三等奖
21 张欣然 发展与传统同行 中 三等奖
22 郑露怡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中 三等奖
23 张航 2050上海的公共交通 中 三等奖
24 陈东来 畅想上海未来30年时装产业发展 中 三等奖
25 杨纯悦 我的畅想,我们的行动 中 优胜奖
26 周綝纚 电商时代 中 优胜奖
27 余旦音 新业态与小微企业 中 优胜奖
28 陈秋晔 支付宝支付新想 中 优胜奖
29 缪逸欣 新业态创新 中 优胜奖
30 王子麒 Perspectives on the effect of retail format innovation to alter o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英 优胜奖
31 吴静怡 海纳百川,兼容发展 中 优胜奖
32 何沅芷 属于移动互联网的三十年 中 优胜奖
33 姜子舆 Shanghai, 30 years later 英 优胜奖
34 李怡君 30年,教育公平能在上海走多远? 中 优胜奖
35 潘逸婷 上海的30年 中 优胜奖
36 梁可欣 发展中的上海 中 优胜奖
37 武晋琦 互联网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 中 优胜奖
38 许瑞阳 遥望新业态发展与智慧城市的思考 中 优胜奖
39 曹文奇 The future of e-commerce 英 优胜奖

上一条:“大学生主题教育”专题培训学员走进文学院交流文化育人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向先进典型学习,做合格党员——毕业生党员教育活动顺利结束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