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正文
文学院、社会学院师生积极参加无偿献血

创建日期 2012/05/15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2012年5月14日上午,文学院、社会学院09级、10级约70位同学及朱善杰、肖清和、梁波三位教师,前往宝山校区图书馆前参加了无偿献血。从填表、体检、献血到休息,现场秩序井然有序。在采血区,体检合格的同学依次坐在采血机边,微笑着挽起袖管,将自己的爱心化作了滚滚热血。而那些因名额限制或身体原因而不能献血的同学,则主动地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搀扶献血完毕的同学,为他们端来饮料、送上点心,进行悉心的照料。温馨的氛围蔓延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之间。
在谈到献血的初衷和感想时,有的同学表示,无偿献血不仅是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更是作为一名社会人,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责任和力量。特别是在前段时间,上大学子为土木工程系不幸罹患白血病的程其强同学自发募捐,挽救其生命的感人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上大学子。参与无偿献血的每一位同学都坚信,献出200ml的血液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丝毫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却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社会学院教师梁波在献完血后,没有任何休息又匆匆赶往教室上课。朱善杰和肖清和两位老师在学生时代多次献血,这次又积极主动要求献血。09级的张成同学此次已经是第三次献血了,而他也毫不犹豫地献了400ml的血液,是普通同学献血量的两倍。他坚定地认为,自己的血液一定能够帮助更多的伤者重拾生命的希望。如果还有机会,下次他仍然会义无反顾地撸起袖管,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帮助。10级的肖娜同学此次是第一次献血,她在上完上午三节专业课后迫不及待地赶到献血现场献血。虽然有些晕血,但她还是坚持完成了献血。她笑着说,刚才上课的时候还一直惦记着献血的事情,怕上完课就赶不上了,心里还很着急。不过幸好赶上了,也完成了自己长久以来的一桩心愿。
直到今天,血液这种宝贵的医疗资源仍然无法人工合成而只能依靠健康人群捐献,因此无偿献血是一种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高尚行为。文学院、社会学院师生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用青春的热血谱写了一曲爱的乐章。献血的师生纷纷表示,今后除了继续参与无偿献血之外,他们更会号召身边更多的人科学认识献血、积极加入义务献血者的行列,努力回报社会。
 
 
文学院团委宣传部

上一条:致所有帮助和关心程其强的老师和同学们 下一条:重建通天巴别塔——外国语学院开放日顺利举行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