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3
日
下午
1
点,来自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资深记录片导演王韧在上海大学方
润华大讲堂
,为影视学院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让作品有一点温暖人的力量——《大师》创作谈"的讲座。作为《大师》的总导演和总撰稿人,王导在讲座开头为学生们放映了《大师》的三个片段,分别讲述丰子恺、陈寅恪和穆旦不平凡的一生。而后,王导讲述了自己对于"作品"二子的独特理解,讲述了"什么能够温暖人"以及"如何温暖人"。
王导认为,一个地方的电视台应该成为引导这个城市灵魂的地方,而有灵魂、有情感、有思想的才能叫做作品,"只要有大情怀、大思想,即使只有一分钟的片子仍然是大片。"随后,王导举出曾经拍摄的几个片子,以此为例讲述自己内心对于作品的阐述以及对于大思想的追求。学生翘首聆听,认真感悟。
对于"什么能够温暖人"的问题,王导讲述了最近为世博园"小白菜"做片子的事,他内心深深地为这种志愿精神感动,因而要将这城市的美好展现到世人的眼前,而人只有在"为他人"的互动中才能表达自己的社会存在。此外,王导建议学生可以从身边寻找感动点,比如父母、老师、同学,甚至可以从最讨厌的人身上去找。至于如何感动人,王导指出,内心情感的广大和开阔决定了制作技巧,王导嘱咐在场有志于做导演的每一位,"要做个勤于思考、能够思考的手艺人"。
在讲座的最后,王导留出了大量时间来接受学生的提问,现场反应热烈。有学生询问王导怎样展示大师的一生,王导使用了"抚摸历史"一个词来表达自己对于大师所有遗迹遗物的拍摄技巧,在所拍之物上轻轻地将镜头掠过,镜头转向桌角,转向远方,都会引起人的无尽遐想。面对学生说"纪录片没有电视剧那么吸引人"时,王导打趣地说,"你又勾起来我对这个问题的思索",读图时代到来,电视对人类带来的最大伤害是阅读精神的损伤,娓娓道来的形式已经不那么受欢迎,但是他们所表现的大师都具有崇高的精神,他们正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呼吁年轻人去感悟大师精神,体会大师的无私境界。
讲座在王导深情的讲述中结束,《大师》这两个字在学生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王导对于纪录片的执着和敬业精神也鼓舞着年轻的新一代学习更多的专业技巧,将一代代不朽的"记录精神"传承下去。
影视学院
金瑞秋
上一条:上海大学首届“新航星杯”演讲大赛报名通知
下一条:环化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开展“创先争优”主题生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