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正文
社科学院爱智读书会——《生活世界现象学》第七场顺利举行

创建日期 2015/10/29 陆耀峰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2015年10月28日晚,社科学院爱智读书会-《生活世界现象学》第7场在校本部B401举行。本场读书会邀请上海大学哲学系杨庆峰教授继续为大家解读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现象学》中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读书会由刘友古老师主持,鲍建竹老师及部分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参加了这次读书交流活动。
此次读书会主要围绕第八节内容"原印象及其变异的连续"展开。在读书会中首先讨论了想象变异、图像变异与原印象变异的区别,杨老师和刘老师重点说明了想象变异的空间表达与原印象变异的时间性表达的区别。变异是一种"渐渐消逝"。刘老师认为原印象变异的连续性存在着两种情况,一种是原印象作为时间意识的点的变异的连续性,另一种是作为时间意识的时段的变异的连续性。
读书会重点讨论了"时间构造的连续是一条变异之变异的持续生产的河流"和"意识的自发性"等问题。前者描述了时间连续的表现形式,即原印象的变异不是一种线性的变异,而是一个锥形的"深渊"。鲍老师指出,时间的"生产"的特点体现了时间是意识的持续性,其立足点是解释意识本身如何持续。而对于后者来说,时间的原印象"这个生产的绝对开端",是自发地发生变异的连续性的,它不是以意识的意向性的方式产生的,而是一种非意向性的自发性。 
本次爱智读书会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较多的讨论,特别是对于变异与黑格尔的否定之间进行了辨析,对于"新物"的理解,对于"变异之变异"的讨论等等,使同学们受益很大,也遗留了一些问题供大家思考。让我一起期待下期的爱智读书会。
撰稿:社科学院2015级博士  刘旭
                                                                                                                  社会科学学院
20151028

上一条:【数码艺术学院】举办“上海大学大学生创业梦想计划大奖赛”指导交流会 下一条:【数码艺术学院】举办“上海大学大学生创业梦想计划大奖赛”指导交流会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