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7月3日,烈日炎炎却无法阻挡上海大学海派文化周外游从学师生们的热情。这个由上海大学海尚社成员以及各院系热爱海派文化的老师同学报名组成的20人的队伍走进了上海音乐学院。下午14:00,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王勇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场极为精彩的讲座《上海老歌与海派文化》。王勇老师是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首位中德联培音乐学博士、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讲座中有知识、有历史、有故事,还有音乐,王老师的精彩演讲再加上穿插其中的经典上海老歌,共同组成了一场视听艺术盛宴,着实令人难忘。
王老师从唱片业的"三足鼎立"谈起,讲述了百代、KCA与胜利(JVC)以及大中华唱片公司与上海老歌之间的不解渊源。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就是"天涯歌女、金嗓传音"的周璇,她的凄美身世和传奇经历给《夜上海》、《天涯歌女》、《何日君再来》等老歌平添了几份动人的美感。随后,王老师讲到了播音电台对上海老歌的助推力。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海上歌后、生气如虹"的白虹,以及"玫瑰银嗓、金牌唱将"姚莉,她们的代表曲目是《郎是春日风》和《玫瑰玫瑰我爱你》。接着,王老师讲到电影歌曲是上海老歌的重要构成部分。这一时期最为著名的是中国第一部国际获奖影片《渔光曲》的女主角王人美,"丽冠香江、长青歌坛"的李丽华,以及"别样歌喉、一代妖姬"白光。最后,王老师强调我们不能忽视歌舞厅的影响力,当时在上海的歌舞厅最受欢迎的有"香格里拉、莺飞人间"的欧阳飞莺和"黄莺出谷、鼻音歌后"吴莺音等人。她们每个人的背后都隐藏着令人着迷的传奇故事,这让上海老歌传递出别样的韵味和风情。
两个小时的时间在上海老歌中一晃而过,王老师文音并茂的生动讲解让上大师生享受到了一次经典的文化饕餮大餐。当场上响起周璇《何日君再来》的歌声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为上海老歌而感动,为音乐艺术而感动,为海派经典而感动!上海老歌传递的是半个世纪前的海派文化,但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是其得以焕发新生命的基础和动力。上海老歌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海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海大学文学院
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
姚婧媛
上一条:献礼建党九十周年,上海大学百名优秀大学生爱心牵手云南省丘北县百名贫困学子
下一条:献礼建党九十周年,上海大学百名优秀大学生爱心牵手云南省丘北县百名贫困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