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新一代上大人
——新学年老师寄语
理学院 戴世强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作为上海大学的一名老教师,很高兴参加我校2008级学生军训总结表彰大会暨开学典礼。看到第一批九〇后的新上大人涌进校园,一身戎装,意气风发,生机勃勃,令人欣羡!这里,谨代表上海大学的全体老师向新入学的同学们表示由衷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
走进大学校园,意味着崭新的生活的开始——每个新同学跨过了生命里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你们的心里一定洋溢着青春的热情,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着美丽的憧憬。51年前,我与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愿馈赠全体新生三段寄语:
——心存高远,做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新一代的大学生;
——自强不息,做继承光荣传统的新生代上大人;
——积极向上,做新的大学生活的主人。
我们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同学们,试看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有哪一天如此扬眉吐气过?"神舟号"巡天揽月,奥运会震撼人心,工农业迅猛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华夏的国力和影响从来没有这样强大过!前几天我刚出访澳大利亚回来,这是国门开放以来我的第20次出访,对国力的变化感同身受。20多年前,外国人见到我们,老是问:"是日本人吗?"如今,走在澳大利亚的大街小巷,不同肤色的人们,自然地向我们伸出大拇指高呼:"China!China!"我心中不禁涌动着民族自豪感,这是几代人历经磨难、前赴后继取得的结果!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还没有充分地繁荣富强,有些地方还相对地落后,这就需要我们新一代青年励精图治,继续拼搏。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进入大学,为你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希望大家记住钱伟长校长反复吟诵和传扬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从中汲取无尽的动力,做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新大学生!这也是我们老师对你们寄托的殷切期望。
你们进了怎样的一个大学?上海大学。老上海大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八十多年前,曾经留下了瞿秋白、恽代英、张太雷、蔡和森、李硕勋等老一代革命志士的光辉业绩。新上海大学组建十四年来,各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尽管她还是一个发展中大学,但正在跻身于国内先进大学之林。纵观全国千余所大学,上海大学与众不同和值得称道之处是:她有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明确指导,这就是钱伟长的教育思想。我们的老校长钱伟长先生忠实贯彻新时代的党的教育方针,而且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高等教育的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治学理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认为钱伟长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自强不息,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对每位新大学生来说,在上大求学期间,应该细细体会并实践钱校长的教育思想。而现在,我只希望大家记住他的名言:"我们首先要培养一个全面的人,一个爱国主义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具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未来的专门家。"希望大家认定这一宏大目标,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大写的全面的人。
作为新大学生,应该怎样投身于火热的学习实践?从我个人的切身体验来说,当务之急是立志和图新。对于立志,前面已经说了不少,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并化为具体行动。至于图新,我指的是尽快转变治学理念和治学方法。进大学的头两个月是所谓的"青春断奶期"或"危险期",能否实现图新,是决定大学阶段学习成败的关键。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最大差别在于:大学生必须更多地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和更加依赖于自学。在中学阶段,大家在老师和家长的"双奶妈"体制下,或多或少地是"任人宰割的绵羊",他们按部就班地为学生安排了一切;而在大学里,老师(包括班导师、辅导员)的管理比较宏观,学习计划的制订、课余时间的安排等等主要由学生自行做主;而每一学期接受知识的信息量将大大增加。然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如果新大学生把握不住自己,在少人管束的情况下,或沉湎于网吧,或流连于娱乐场所,甚至过早地沉醉于卿卿我我,这就相当危险。因此,大学生必须加强意志锻炼,学会自觉地合理安排时间,尽快掌握先进的方法论,同时也要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和文体活动。这次军训为大家的正确成长打下了好基础,需要继续发扬。钱校长一贯认为天才来于勤奋,一贯主张学习一定要得法,决不能死记硬背,大学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先进的方法来自学(这是我们老师的主要职责之一)。这里,我向各位同学推荐钱伟长校长的著作《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考》,书中,他循循善诱地教导大学生们如何学习,大家读了一定会得益非浅。我在八年前得到钱校长的赠书(力学所教师人手一册)后,已句读了三遍,每读一遍都有收获。这里也顺便希望上海大学出版社能重印此书,让更多的上大学子聆听老前辈的教诲,走上事半功倍的成功学习之路。
同学们,你们在一个美好的时代进入了一所美好的大学,我羡慕你们!美好的前途摆在你们面前,大家努力奋进!"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祖国的美好未来靠我们共同来创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