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视窗
第39期
上海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 2007年1月8日
要闻集锦
基础教学强化班举行十周年庆典活动..................................... 1
校党委副书记忻平现场指导游泳测试工作................................. 1
我校全面开展学生预备党员的培训活动................................... 1
院系动态.......................................................... 2
深度观察——聚焦高校校园"法"与"理"
他山之石:
说法:和谐校园呼唤"依法治校"....................................... 3
辅导员园地:
左手民主,右手规范——学生管理法律事务专题辅导后的思考............... 4
泮池回声:
有一些关注值得期待................................................... 6
校园采风
新声:体会,那思想的灵动............................................. 7
延语:我们是主角..................................................... 8
嘉音:看,那些忙碌的身影............................................. 10
办公地点:A楼403 联系电话:66132243
要闻集锦
u 基础教学强化班举行十周年庆典活动
2007年1月3日,我校基础教学强化班在新校区J楼隆重举行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出席庆典活动的领导有:校党委书记于信汇,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周哲玮,副校长叶志明,党委宣传部部长陈志宏,校团委书记竺剑,社区部主任卞群,校办副主任张能辉以及部分学院学生工作分管书记。强化班历届辅导员、任课老师以及部分已毕业的学长们也应邀参加了本次庆典活动。
在上午的庆典会上,常务副校长周哲玮肯定了基础教学强化班自创班以来取得的成绩,并对强化班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要求。之后,副校长叶志明向大会致辞。老班主任王墨希教授和现任班主任顾传青教授也分别总结了强化班的十年历程并展望了强化班的未来。最后,校党委书记于信汇代表学校接受了学生代表赠送的纪念品,并对强化班的学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下午的庆典活动开设了师生交流、文艺汇演、十年风采回顾等分会场,同学们都为身在这个集体而感到骄傲,表示将不辜负钱校长的期望,为更好地建设上海大学基础教学强化班不断努力。
u 校党委副书记忻平现场指导游泳测试工作
2006年12月29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忻平亲临新校区游泳馆,现场指导学生游泳测试工作,学工办的有关领导及负责人同行。忻平仔细听取了游泳值班教师测试的情况汇报后,叮嘱一定要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并针对游泳测试工作提出了建议。
目前,在各学院的积极配合下,游泳达标测试工作正在有序的开展。当天下午有4个学院的104名学生参加了游泳测试。
u 我校全面开展学生预备党员的培训活动
日前,为期三个半月的学生预备党员培训教育活动已在我校拉开帷幕。各学院办学点根据学校对此次培训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主动地探索培训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和形式,建立了严格的考勤制度、请假制度、支部材料汇总制度、综合成绩评定制度和优秀学员评选制度等,明确要求学生党员认真完成各阶段的培训任务,以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目前,培训教育活动已经完成理论学习阶段的任务,进入分析评议阶段的学习,之后还将陆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编辑:徐雯馨 臧楠)
院系动态
u 06年12月26日,悉商学院新年晚会在嘉定工人影剧院隆重举行,副校长兼悉商学院院长唐豪以及学院其他领导共同出席晚会。首先,唐校长向全体学生致新年贺词,让在场的学生深受鼓舞。之后,晚会在VESTA的音乐声中拉开帷幕,街舞表演、相声《选秀》等精彩纷呈的节目使整个影剧院成了欢乐的海洋。当晚,同学们还现场为芹菜沟小学募集捐款,上演了感人的一幕。最后,全场表演在《年轻的战场》的歌声中结束。 (悉商学院 周亮)
u 06年12月23、24日两天,机自学院所有党政领导与各系领导对10%的06级新生了进行个别访谈。访谈共分6组,每组由1名学院领导、1名系领导、1名教授、1名辅导员组成,被访谈的学生主要是学习有问题的学生。学院希望通过访谈为学生"把脉诊断",找到问题根源,指出努力方向,树立学习信心;参与其中的家长也深受感动,对学院的这种做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相信这次的访谈活动将对学院今后的学生工作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机自学院 林桦)
u 06年12月28日下午,理学院召开了第一次进入试读阶段学生家长会。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潘庆谊,副院长张金仓,院党委副书记曹为民以及各系党总支副书记参加了此次家长会,会议由曹为民主持。学院希望通过家长会这种方式与家长互通信息,共同帮助和教育学生。今后,学院各系将定期召开家长会,促进开展各项学生工作。 (理学院 李璇)
u 06年12月28日晚,中欧工程技术学院在J楼101举办了留法经验交流的主题讲座,讲座由我院两名有留法经历的法语老师龚一芳、金闪闪主讲。当晚,同学们还观看了一部讲述法国巴黎风土人情的纪录片,这激起了大家对留学法国的向往。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明确自身努力方向的同时,将下定决心认真学习,为日后的留学做好充分准备。 (中欧工程技术学院 许斌)
u 06年12月29日下午,美术学院第18期党校结业典礼在美院312教室隆重举行,院党委书记薛志良、副书记王海燕出席结业典礼。会上,薛志良发表讲话,祝贺各位学员顺利通过考核,希望大家把在党校中的所学所得体现于平时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之中,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最后,学院领导向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和优秀学员奖品。(美术学院韩柏春)
u 07年1月4日下午,影视学院在新校区南部社区召开学风调研工作会,学院党委书记许惠林、副书记张恒龙到场出席。会上,辅导员与社区管理员共同讨论了如何抓好学生的学风建设,并就如何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优秀学生骨干的力量,如何加强学院与社区的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双方达成共识,表示将加强沟通,共同推进社区学风建设。 (影视学院 汪友宝)
(编辑:徐雯馨 臧楠)
深度观察:聚焦高校校园"法"与"理"
l 他山之石:和谐校园呼唤"依法治校"
Ø 高校如何依法自治?
学校在依法进行自主管理中,可以跟据各自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在具体情况的处理上从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成长条件,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活力和激情。 ——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
全面实现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需要进一步在法律上解决三个问题:学校的自主权与政府行政管理权的届定、学校内部的私权与公权、学校本身的私权的规范。学校应该明确"办学自主权"不是"办学自由权",需要尽快完善配套的规章制度,做到高校对办学自主权的制度化、程序化和民主化。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教授唐尧
Ø 如何处理学生作弊行为?
学生作弊不单单是一种个体行为,它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利益,对公平原则是一种冲击和践踏,必须抑制这种校园不正之风蔓延。但是,在处理程序上要正当,之前有多起学生状告母校的事件发生,其实就是学校在处理学生时程序上出了问题。只有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才能处分恰当,另外,学校应专门成立学生处理申诉委员会,处理学生被处分前的陈述和申辩,确保程序正当,符合规定。 ——福建师范大学学工处处长潘玉腾
Ø 怎样保护学生权益?
我校于2004年1月经校长办公会议通过了《中国政法大学违纪处分听证及申诉规则》等学生管理规定,明确体现了对学生权利的重视,在奖励与处分一章中规定了学生申诉、听证的程序和要求,要求学校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的申诉进行处理。学校将继续进一步完善学校学生工作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学生行为,保障学生权利,保证学生成长成才。
——中国政法大学学校学工处处长张奇
Ø 如何处理意外伤害事故?
处理学生意外伤害时要按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步骤进行,处理好四方面的关系,即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权利关系、处理好责任与事故的因果关系、处理好赔偿与补偿的关系、处理好学校责任与家长责任的关系。同时应该建立大学生意外伤害防范机制,一要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二要实现学生安全责任到位,三要落实学校的各项安全措施,四要确保学生各方面的安全。
——北京师范大学学工处副处长梁家峰
(采编自《中国教育报》2005年4月13日第3版)
l 辅导员园地:左手民主,右手规范
编者按:虽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但现如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已逐步从"制度化"向"民主法制化"的方向发展。本期《辅导员园地》收录了环化学院潘赟(专职一级)、影视学院汪友宝(专职一级)两位辅导员的工作体会,共同思考"法"与"情"在高校学生管理法律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
Ø 强化宣传与结合实情
潘赟: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信仰"是使学生遵守法律的基础工作,也是依法处理学生事务的前提。《学生手册》是根据我国法律、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的、对我校学生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学生应该熟知并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基于此,在06学年开学初,我们学院就组织学生学习了《学生手册》,并对其进行了大范围的宣传。例如在学生自己建立的网站上链接学生手册,还有在社区楼里对手册上的重大要点进行张贴,对每位来访家长都发放《学生手册》。
汪友宝:在处理学生事务的实际工作中,情和法往往是相通的。例如,我校2006年版《学生手册》上对"试读"有这样的相关规定:当学生累计拿到四次试读警告后,还有一年的试读机会;如果学生在试读期间学分仍达不到学校规定的要求,才会被退学。也就是说,从试读警告到试读,共有两年的时间可供学生调整。对于这一规定,我个人认为是合情又合法的。因为"法"也好"制度"也罢,都是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只要制定的过程中考虑到"合情",这样的法规也就合情了。因此,我个人认为,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这样,合情合法才能够达到统一。
Ø 管理与协调
潘赟:辅导员在处理学生事务时也要以法律为准绳。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学生只是个被管理的对象,但实际上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学校和学生是平等的。学生固然应该遵守法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但是,学校在处理学生事务时也应当依法办事。辅导员是根据学校的授权直接管理学生的人,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在处理学生违纪时,要尽一切可能查明事实真相,要有证据意识,不能靠凭空猜想就下结论;其次要保障学生的申辩权,万事兼听则明,要耐心听学生的辩解,不能听单面之词就主观臆断;再次,要保障学生的各种程序性权利。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接受处理结果。
汪友宝:在实际处理学生违纪的实例中,虽然学生才是真正的当事人,但学校基本上是与家长在交涉。因为,学生个人的法律意识可能会很淡薄,但是遇到问题时,学生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一个家庭实体。我个人认为,在处理事件过程中,学生家长应该享有知情权和参与权。同时,建议学校进一步完善预警方案: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应该怎样与家长、学生协调,对学生个人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等问题都将更加明确,这样基层人员在实际行动中就有章可循。
l 泮池回声:有一些关注值得期待
编者的话:2005年9月1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全国各大高校都以此规定为准绳加快了依法治校的步伐,以构建和谐的法治校园。普通学生身临其境,自然感受最深,体会最切。本期《泮池回声》采集了几位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的想法与建议,以求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有所参考。
Ø 关注一:组织学习《学生手册》
罗同学:刚入校时,我们每个人都拿到一本《学生手册》,但是因为没有认真细看《手册》上的规定,所以很容易犯错。例如大二时,班里一个同学因为携带了前一天用的草稿纸进考场考试,虽然最后被定为"考试违纪"行为,不会影响到她领取学位证书。但起初,她对"考试违纪、作弊"的相关规定不甚了解,只是哭着说"拿不到今年的奖学金了"。但是,新版《学生手册》修订实施之后,学院不但组织我们集体学习,还对一些修改内容作了重点解释和说明,提醒我们什么不能做,有什么相应的处罚规定。虽然繁琐,但这样的学习还是有必要的。
Ø 关注二:加强"家校"沟通
唐同学:进大学以后,爸妈基本不管我的学习,好像也从来没跟辅导员联系过,直到前不久学院召开毕业生家长会,他们才认识了我现在的辅导员。在此之前,我们班曾有过3位辅导员,基本上"一年一个样",但像我这样默默无闻的学生,老师都不会投注太多精力。其实,我觉得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可以更加紧密。例如,每学年开一次家长会、寄一次成绩单、通一次电话等等。
Ø 关注三:调整教务讲座的时间
张同学:大三秋季学期的首日教育时,学院的教务老师专门给我们作了课程规划和学分核算的专题指导,详细介绍了如何核算计划内学分、如何按照计划表上的课程性质选修课程等等。但是,有些同学因为课外学习等原因没来参加。现在我们快毕业了,有很多人急着要调整课程性质,有的还要补修之前错选、漏选的课程,非常麻烦。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把这类讲座的时间调整到平时的工作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参加学习,明确教务方面的规定。
Ø 关注四:学生参与校园管理
陈同学:大学四年里没能为自己学校做些什么我感到有点遗憾。我认为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学生管理志愿者队伍,允许更多的学生广泛参与学校的事务管理工作,完成一些固定职能工作和临时性的勤务工作,比如监督校园文明、筹备校内庆典、接待新生等等。另外,希望学校在制定各种学生管理制度、条例的时候,能够让我们普通学生更多地参与规章制度的修订,毕竟我们也是上大的一份子。
编者感言:许多学生都对学校怀有一种强烈的心理认同感,与此同时,他们也希望能够多为校园管理与制度建设献计献策。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在民主与法治精神的熏陶下自由呼吸,也许"润物无声"的培养更值得人期待……
校园采风
编前语:时间的分水岭,将2006年与2007年划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段。在新年的钟声中,本期《校园采风》邀您共同聆听别样的声音:《新声》摘录党员培训感言,交流学习心得;《延语》回忆机器人大赛,分享参赛体会;《嘉音》关注区人大选举,感悟选举精神。站在新年的门槛上,充满希望的2007年将带给我们怎样精彩的校园生活呢?敬请期待吧……
u 新声
² 体会,那思想的灵动
——预备党员培训个人学习小结
为做好学生党建工作,提高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更好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期三个半月的06年度学生预备党员培训教育活动已在全校范围内顺利开展。目前,第一阶段理论学习阶段已基本结束,学生党员们纷纷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我在这期间通过对党员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参加系支部的党员组织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对党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我的思想有很大程度的帮助和提高,让我懂得了党员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责任。作为一名学生党员,需要树立起标榜作用,建立良好党员形象。我想每一个学生党员,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要求自己,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同一切自由主义不正之风做斗争,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为人民服务。
——有些大学生党员,入党前学习上、生活上和思想上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争先进,事事做楷模,得到了同学们认同、组织上的认可,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处处随大流,事事看大家,组织性纪律性松散,把自己等同于普普通通的同学,不能体现出党员的先锋队作用。通过这次集中的教育,使大家在学习的同时认清现实,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科研和生活中起到较好的表率作用。
——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作为在一名学生党员,我要在思想上和实际行动上一致,虚心接受老师和群众的建议、批评,戒骄戒躁,不断的对自我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教育;要在学习和生活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和科研活动中充实和锻炼自己;要能够坚持学习科学文化和加强思想修养相统一,能够以实际行动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
这次理论学习对广大学生预备党员们产生了思想上的震动,心灵上的触动,希望他们能在思想上提高升华,在行动上具体落实,真正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风采。
(编辑:潘伶俐 记者:钱后金)
u 延语
² 我们是主角
——参加"广茂杯"机器人大赛有感
锁记:这不仅是比赛,更是技术交流的盛会。
通过比赛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也通过交流发现我们进步很快,
而且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我们的任务
关于机器人大赛,我们现阶段的任务之一就是研究踢球机构,我们的现有方案对于击球点的要求太高,很容易踢不到,或者踢飞。我们需要降低对击球点的要求,然后再调整踢球的力度。接下来我们将会把重点放在带球和挑球机构。如果在比赛中没有用上这两种功能机构,当我们遇上强敌的时候,就会很吃亏。
另一个任务是关于小型电路问题:这次用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效果不错,很稳定。不过,我们的升压电路板还需要做大的修改。比如,我们的电容容量太小了,升压速度还不够快。另外,很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做到模块化,我们的驱动芯片一旦烧了一次后,再换新的上去也回继续烧掉,这样导致了我们的整个机器人功亏一篑。如果模块化的话,就算芯片再怎么烧我们的损失也不会那么大了。
我们的进步
这是我们第一次作为主角参与到机器人大赛中,通过这一次的亲身体验,每个成员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竞赛练就了我们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精神。那份对于竞赛的责任心使我们克服了长久困扰着自己的惰性,也使我们更有意志力了!
在比赛中,大家都看到了国内外其他学校的不同水准,看到了我们和其他学校的差距,当然也看到了国内外的差距。这方面的能力需要自己去积累,就是多学多动手,理论与实际结合即可。这一次的比赛让我们学会了许多,我们都希望明年可以做得更好。
相关链接:RoboCup(The Robot World Cup,机器人杯)系列活动是一项综合教育与科研的国际性活动。举办这项活动的目标是推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研究。组委会提供一个标准题目,该题目兼容多学科知识,所有参加者针对该题目充分发挥所长,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法。学生通过参与这次比赛,不仅提高了编程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也提高了自己的个人素质。同时,在与其他各个队伍的的切磋较量中开阔思路、受到启发,为今后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突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编辑:袁承宗 记者:侯秀明)
u 嘉音
² 看,那些忙碌的身影
——嘉定区人大选举采访侧记
2006年12月12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当代大学生感受民主、享受权利、领悟政治的日子。四年一度的嘉定区人大代表选举对于所有在校同学来说都只有一次参与的机会,公平、公开、严肃的氛围让每个人都早早开始关注,作为学生选民中的"特殊"群体——召集人,他们又对本次选举有着怎样的感悟呢?近日,记者采访了自愿成为召集人的李同学。
记者:你为什么要担任召集人?
小李:辅导员说要选一个召集人,当时我没多想,只是觉得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为班级做点事情。我就举手了,没想到班上的同学都很支持,都鼓掌通过了,这也增强了我做好召集人的信心。
记者:请问你认为担任召集人的责任有哪些?
小李:担任召集人的责任我认为就是每次召开召集人会议的时候,必须准时参加、做好记录、及时向同学们传达上级的思想和精神;另外,要在同学中间好好宣传,让同学们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投好庄严的一票。
记者:请问你认为担任召集人的意义有哪些?
小李:我想当召集人的意义应该就是可以更好地为选民小组服务,而且这是我生平的第一次选举,做好召集人应该也是对我第一次当选民的一个好的经历吧。
记者:请问这次担任召集人,你有哪些感受?
小李:这次担任召集人,我发现了好多平时不容易发现的事情。以前我觉得同学们大多不关心政治,对于选举可能也只是完成任务而已。不过却看到有不少同学很热心参政,比如说数码学院就有一个同学就是很希望自己的同学选举他作为候选人,虽然他当选的机会很小,但是他终究还是参与了。俗话说,重在参与嘛。
记者:同学们是否配合,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小李:刚开始同学们不是很配合,特别是在初选的时候。后来我就自己找原因,发现问题在于宣传不够。于是我就专门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宣传这次选举的精神。到最后正式投票的时候,好多同学参与的积极性就提高了。
记者:你对三名候选人了解吗?你对他们各有什么想法?
小李:我想我对这三名候选人还是比较了解的,因为从一开始我就看过他们的个人简介,我觉得这三个人无论哪两个人被选上都应该是比较合适的吧。他们一个是党员,一个是民主党派人士另外一个是无党派人士,这对我们选举代表的原则也是比较支持的。各类党派、非党派人士我们都应该同等对待的。所以我对他们的想法都差不多,一样支持的。
后记:为了保证这次选举的顺利举行,学院曾多次召开召集人会议进行先期的准备工作,为选举的严肃性与完整性作了很好的铺垫。选举期间,每两层设有一个的主持人宣讲选举精神,另设有两名工作人员维持秩序。而学生义务工作人员与老师后期不厌其烦的点票工作,也保证了选举的绝对公正性。感谢他们,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为了这次选举最美丽的风景线。
(编辑:陆玓 记者:陈云浩)
责任编辑:魏宏 执行编辑:徐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