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集锦
u 春季学期首场政工干部学习会在社区学院学生中心举行
3月27日上午8:30,我校政工干部会议在社区学院学生中心二楼举行。此次会议是社区学院学生中心启用以来,首次面向全体学生政工干部举办的集中培训。会议由学工办主任吴仲钢主持,校党委副书记滕建勇出席了会议,各学院辅导员、社区管理员及相关部门中心的领导一同参加了会议。
首先,滕建勇副书记深入阐述了社区学院成立的目的、意义和目标,强调社区学院是课堂教育以外的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平台,是推广立志教育、素质教育的新载体,希望全体辅导员开拓工作思路,以新方式、新方法帮助学生解决"信仰、信念、信心"问题。
随后,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坚向与会人员分享了他在英国里丁大学考察研修期间的所见所悟,并结合我校学生工作情况谈了深刻体会。
最后,社区管理部总结了学生社区创建特色寝室的活动情况。本次特色寝室的评比过程,进一步拓展了广大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推动了学生"三自"教育理念的落到实处,也进一步营造了和谐温馨、积极向上、团结友善的寝室氛围,夯实了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
u 艺术中心全体教师参观社区学院
3月26日下午,为了更好地实践钱校长的教育思想,提升我校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工作,特别是加强新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工作,上海大学艺术中心全体教师在中心党政领导的带领下到新成立的上海大学社区学院参观、考察。
社区管理部主任王军华带领参观了社区学院的学习中心、成才资助室、各类辅导室、慈善爱心屋、学生活动区并详细介绍了社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情况。通过实地考察,艺术中心教师对社区学院的性质、功能、工作内容等有了全面了解,便于双方在更广阔的领域寻求合作。今后艺术中心将进一步加大与社区学院的合作力度,发挥专业艺术教师的主体力量,努力拓展第二课堂的新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模式,全面探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新途径。
u 2008年上海市首场博雅讲堂专题讲座在我校举行
3月27日下午,"上海高校博雅讲堂"2008年第一讲在我校新校区J102室隆重举行。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生导师陈锡喜以"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为题,为大家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党委副书记高洁敏、上海市教委宣传处耿绍宁、上海大学学工办副主任胡大伟以及上海大学新校区各学院近300名本科生一同在现场聆听了讲座。
"博雅讲堂"文化讲座活动是市科教党委与市教委根据《上海市学校德育"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为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在2007年下半年所推出的一项创新主题教育形式,让更多的大学生从名家身上博学众识,博采众长,接受德育教育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并逐渐形成大师云集、大家荟萃、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新气象。其选题包括了大学精神、和谐中国、环球风云、职业发展、上海今昔、奥运精神、科学创新、保健养生、城市发展、中外文化等多个方面。
院系动态
◆3月19日,环化学院化工系毕业班的同学们赴南京开展了以"游秀美河山、倡环保文明、访基层情况、high绿色奥运、凝同学友情"为主题的毕业实践活动。在采访雪灾重建、喜迎奥运盛事的过程中,同学们向游人宣传环保知识和绿色人文奥运的理念。整个毕业实践活动让大家觉得收获甚多、终身难忘。
(环化学院)
◆3月21日晚,影视学院第一届传媒文化节之动画专题系列活动在上海大学校本部GJ306拉开帷幕。作为学院传媒文化节的"开幕大戏",动画专题系列活动将配合由上海市科协主办、影视学院承办的上海市大学生创意动漫竞赛,陆续展开"动漫画室"、"动画影院"和"动画讲坛"等活动,不仅为同学们送上专业性的讲座,而且带来轻松有趣的动漫体验。
(影视学院)
◆3月22日下午,计算机学院于延长校区行健楼7楼如期进行了以"师生共话学习成长"为主题的08年第一场"励志教育"活动。励志教育系列活动是为了切实了解学生的情况,掌握学生的需求,本着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教育理念而举行的。
(计算机学院)
◆3月25日上午, 2007年度自仪奖学金颁奖仪式在延长校区电机楼二楼会议室隆重举行。上海电气集团自仪股份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范幼林先生、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许大庆先生、人力资源部副经理王庆礼经济师等一行公司领导,以及上海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周明老师、机自学院党委书记杨新志老师、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副院长费敏锐老师、自动化系系主任王健老师、自动化系主管研究生工作系副主任朱晓锦老师等出席了典礼。
(机自学院)
◆3月25日,美术学院于美院大楼一楼展厅举行了08届未就业学生的专场招聘会。本次招聘会旨在给就业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困难学生的求职成功率。本次招聘会邀请到建言建筑、玖久装潢、昱泉国际等多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了近30个职位,招聘会得到了不少学生的热烈响应,
(美术学院)
◆3月26日,巴士汽车学院组织同学们到上海市血液中心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365名同学通过体检光荣献血。整个献血活动中同学们积极主动、秩序井然,并且一直相互关心、帮助,体现了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巴士汽车学院)
◆3月26日晚,理学院大一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讲座分别在GJ306和 GJ304两个会场准时开讲。校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孙玉华、李志芳应邀主讲,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曹为民出席了讲座现场,理学院07级全体学生认真聆听了讲座内容。讲座以学生提问方式引入,引起了在座学生的极大共鸣。
(理学院)
◆3月27日晚,房地产学院在综合楼大礼堂举办题为《廉洁教育与大学生》的"廉洁教育"主题讲座,校纪委委员、信访办主任安山老师主讲,50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邓江主持。
(房地产学院)
◆3月27日,2008上海大学"悉商英语节"开幕式暨英语灯谜会活动在新校区图书馆前下沉式广场隆重举行。上海大学学工办、校团委、外国语学院、悉商学院的领导以及各学院团委老师和学生出席了本次开幕式。
(悉商学院)
◆3月28日上午,应中欧学院邀请,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坚带领学院全体辅导员来到新校区B320交流学生工作。交流会由中欧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陆瑾主持,中欧学院全体辅导员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中欧学院)
深度观察:"透视幸福观"
编语: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看法和观点,是人生观系统中有关人生幸福问题的重要部分。幸福观是多元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幸福观也不同。对于大学生来说何谓幸福?怎样才算幸福?对于辅导员们而言,是如何看待幸福的?本期深度观察将从出生不同年代的老师和学生的视角展示新时代师生的幸福观。
l 他山之石:专家学者谈幸福
Ø 幸福观应该具有多样性
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在思考幸福,衣食无忧的岁月里仍然在追念着幸福;饥肠辘辘者有自己的幸福体验,华服美食者有自己的幸福感受……生活在继续着,幸福应该具有多样性。
——江苏省政协委员 李伦一
Ø 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眷恋和感动
教师职业的特殊幸福,就是一种教育情境中的眷恋与感动。当然我有不幸福的时候。不过我当时真的没有因为工资收入或住房而感到不幸福。我不幸福的时候,是因为有时我觉得教育本不应当这样做。"教育究竟应当是怎样的?"这个疑问引导我走到了今天。我以为探索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幸福的。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 李学农
Ø 幸福观应该具有指向性
以"今天"和"我们"作为思考问题的背景,探讨所需要的幸福观就应该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指向性:奋斗和创造是构成幸福的恒定要素;对幸福的追求和感受会循着精神的脉动而延伸;保持生命的健康延续具有实现幸福的意义;幸福的个体性和公共性的空间都在同时放大;幸福在于不懈奋斗,勇于创造;幸福在于精神高尚,内心平和;幸福在于身心健康,保有活力;幸福在于独自体会,与人共享。
——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副所长 李培超
(以上摘选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2月7日第三版)
Ø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幸福"对即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名词。当代大学生对"幸福"的不同感受、不同期望和对获得幸福的不同设想和途径,是他们的幸福观在现实社会的反映。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积极的理性的、科学的幸福观。我们的大学生们在追求和感受幸福时也应"知足",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而要认识到,快乐和幸福是靠自己去创造的,它无所不在,只要满足就可以快乐,就可以幸福,这才是理性的、科学的幸福观的真谛。
——湖南女子学院教授 易银珍
Ø 幸福观需要学习
应该为学生开设一门幸福课,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的心理和谐,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幸福的生活?什么是美好的人生?什么是高尚的人格?什么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是值得追求的生命意义?具有欣赏音乐之美、感受自然和谐、体验生活幸福的能力,成为一个有幸福感的人。
——华东师范大学辅导员 江莉
(以上摘选自《中国教师报》2008年1月13日第二版)
l 辅导员园地:刻上时代烙印的幸福观
编语:《大学》有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大学校园里为人师表的辅导员,他们对于幸福观的探讨折射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辉。每个时代都缔造了不同的幸福观。无论是70年代前还是之后出生的辅导员,他们对于幸福的观点都有不同时代的烙印,但是学生仍是他们感到幸福的最主要源泉。
Ø 70前辅导员:幸福是每个学生都能茁壮成长
幸福,我的第一感觉是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我的孩子跟我现在带的学生差不多年纪,所以我的学生就像我的孩子一样,看着他们从大一到现在,只要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我就觉得很幸福了。对于我自己,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奉献,付出也就是我的幸福。此外,作为学生辅导员来说,主要还是要多培养些学生走向社会,能够成功,也算是给母校一个好的人生答卷。
——法学院 游依群(50后)
Ø 70后辅导员:幸福是健康的生活和快乐的工作
幸福是体现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并不需要很多的轰轰烈烈。幸福是每一个学生都健健康康,幸福是每一个学生都平平安安,幸福是每一个学生都顺利毕业,幸福是每一个学生都找到好工作,幸福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辉煌的前途。做教师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每当教师节、新年等节日,当手机被学生的短信塞满时,一种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
——材料学院专职辅导员 姚梅(70后)
幸福是一种人生状态,是一种心灵感受,对我来说,工作愉快就是最大的幸福。工作上的幸福感主要还是来自于学生,逢年过节总是会收到很多学生的祝福这是幸福,看着他们不断成长、顺利找到工作这是幸福,能帮助同学解决生活、心理方面的问题也是幸福,学生们牵动着我的心情,决定我的幸福指数。
——环化学院专职辅导员 王宇华(70后)
我觉得幸福,首先要身体健康;其次是对别人好,那么别人也会对你好,要用感恩的心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最后最重要的,还要实现自己的价值,生活上、事业上都要活出价值。作为辅导员来说,培养出好的学生就是实现自己的价值,让他们对社会有用,并且对学校对学院能有一颗感恩的心。
——法学院专职辅导员 陈琦华(70后)
Ø 80后辅导员:幸福来自于学会感受、感悟和感激
担任兼职辅导员的岗位不像是职场上那样竞争倾轧的,稚嫩的我在工作中,得到了领导和老辅导员们亲切的关怀和耐心的指导,特别在处理一些诸如学生退学、肄业等困难问题中,他们把学生工作的智慧和技巧的宝典一一传授给了我,让我深感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很多人在关注关怀着我的成长!这让我感到特别的幸福。
——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兼职辅导员 章毓育(80后)
幸福既在我们心灵深处,又在我们眼前手边。我们要善于感受到学生的点滴进步,而不是要求人人第一,做自己的第一更有意义;我们要乐见学生个性鲜明、心灵饱满,而不是机械制品那样整齐划一。感激生活中每一点感激、宽容、信任,甚至是埋怨、压力和怨愤,正是因为这些人生五味中的必然成分,才使我们的人生幸福凝聚成型。
——材料学院兼职辅导员 熊婷婷(80后)
l 泮池回声:在成长的路上收获幸福
编者的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但要关注经济硬指标,更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即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而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人的幸福观。树立健康积极的幸福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磐石。大学生作为青年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代表青年人的主流和方向,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的幸福观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文明和进步。对于学生来说,幸福更多地是一种收获与成长。
Ø 幸福是毕业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幸福对于现在面临毕业的我来说,就是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有一份令人满意的报酬,但不管怎么样,在大学的四年里面,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学会了很多东西,这种成长和收获的过程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幸福。
文学院 木同学(大四)
Ø 幸福是能够继续深造
以前我总觉得,幸福是一种感官体验,但是与法学"亲密接触"的近三年里,我改变了这一看法,觉得幸福是一种奋斗与创造的过程,比如我打算考研,那么对于我来说,考上研究生就是一种幸福。
法学院 王同学(大三)
Ø 身体健康是最大的幸福
我觉得,幸福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因为人的生命存在是幸福存在的前提,所以保持生命的健康延续本身也就具有了实现幸福的重要意义。就像有人所说的,幸福可以是10、100、1000、10000……你可以根据你的感受任意增加"0"的数量,但是一旦前面的"1"失去了,后面再多的"0"所代表的都是虚无,而身体的健康就是前面的"1",在实现人生幸福的过程中,这个"1"是大写的。
生科学院 金同学(大一)
Ø 幸福是自我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幸福是属于个人的,因为它要以个体的感受为条件——感受可以捕捉幸福、挖掘幸福和延伸幸福。幸福观又应当成为一个社会的共享性和统筹性精神资源,它应当获得有序的社会调控和管理。所以说,幸福是可以独享的,又是可以与人分享的。正像广告说的那样,"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社科学院 李同学(大二)
Ø 幸福是一种追求人生价值的体验
在当前社会下,财富或许象征一种幸福;但对于我们,幸福则是一种价值曲线的终极探究。在这种探究的过程中,归结起来就是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时得到的体会;学会做人,学会怎么样与社会接触,学会怎样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过程中的经验;为自己人生目标而不断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带来的快乐。
国商学院 肖同学(大四)
校园采风
u 新声
² 搭全方位平台,促学子全面发展
编者语: 3月16日下午,上海大学新世纪大学生村13幢内隆重举行了社区学院学生中心落成启用仪式。这是学校为学生成才搭建的平台,同时也是继学校为学生全方位发展改善创造各方面条件的又一举措。学校相继对体育设施、网站论坛建设等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平台。
和煦的春天伴随着新的学期到来,上海大学新校区也比以往热闹了许多。校区西侧和北侧的运动场地也迎来了更多的师生。学校对于西侧原本破旧的煤渣跑道进行了改善,修建了两方全新的人工草皮足球场以满足师生对于体育设施的需求。在学校着实为学生搭建体育设施平台的同时,3月16日下午,新世纪大学生村13幢内隆重举行了社区学院学生中心落成启用仪式,社区学院学生中心成立了,其改建是我校社区学院挂牌成立后的一件重大项目工程,同时也是继学校为学生全方位发展搭建平台的又一举措。它的落成启用,使得广大学生不用走出生活园区,就能享受到全方位、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社区学院挂牌成立至今,学校围绕其总体建设目标,积极协同学校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推进社区学院各项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如:聘任了首批驻楼辅导员入驻新世纪大学生村;学业导师进入社区开展教育指导;团委、就业、心理、艺术、成才等中心深入生活园区开展各类素质教育活动,楼幢命名、Scope新生训练营、心理健康周、淑女学堂、日语角、社区周末等各类活动。在学生生活的场所内,为2007级学生的适应教育、德育教育、素质拓展教育,做了大量工作,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的同时,在上海市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党委的关心指导下,社区学院积极落实硬件环境的改造和完善,新世纪13幢楼的改造工程得以顺利启动,经过学校后勤精心施工,现已如期完工,建成了一幢功能完善,硬件环境优良的学生中心。具体包括有:学业辅导、成才资助、生涯辅导、学生活动、艺术教育、体育健身、生活服务、德育教育、慈善爱心屋、网络服务等多种功能。
诚然,社区学院的建立是诸多平台搭建中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为此还更新了乐乎论坛、网页等,以全新的面貌迎来更多老师学生的参与。更全方位地利用网络、社区、场地等一切可能的资源设施为学生创造更为舒适,适应全面发展的平台。开放原有的资源,提高利用率,让学生真真正正地体验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我们不难发现球场的人比以前更多了,老师和学生可以同台的进行比赛和游戏;学生有了更为成熟的机构指导,老师和学生可以同台讨论研究;网络新用户的注册日益增加,老师和学生可以同台灌水投票。这些无不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便捷,更是一种自由的交流学习平台。
(美术学院 朱丽莎)
u 嘉音
² 依依校园 放飞梦想
编者语:为了表达即将要踏上各自的前程的毕业班学生对校园的依恋之情,悉商04级本科学生准备了"梦想·奋斗·收获——我的大学"主题毕业联欢会,05高职学生则开展了"放飞梦想"毕业生系列活动。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纪念上大四年缤纷生活的舞台,也道出了即将毕业的学子们对母校的深深倦恋。
3月16日下午,以"梦想·奋斗·收获----我的大学"为主题的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04级本科毕业汇演在嘉定校区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悉尼工商学院执行副院长龚思怡、党委书记陆翠兰老师、党委副书记滕云老师等学院党政领导以及部分辅导员和专业课老师均出席本次活动。
毕业汇演形式丰富多彩,一个个由学生自编自演的小品,诠释了同学们四年大学生活的精彩点滴;一段段温馨难忘的小插曲,道出了即将毕业的学子对母校的深深倦恋;外教的热情参与,把04级本科毕业生带回了宝山校区精彩的外语课堂;辅导员老师的深情朗诵和专业课老师的动人歌声,更是带给同学们一种心灵的撞击……
活动中,龚思怡院长和陆翠兰书记纷纷为04级本科所有学生寄语,简单回顾了同学们四年来在上海大学所取得的成绩,更是对全体同学表达了殷切的希望,祝福他们的明天更加美好!学院领导的寄语成为悉商毕业生前行的动力。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滕云老师"一封给同学们的信"推向了高潮。滕老师曾担任过04级本科生的辅导员,她用心记录了04级本科的每一步成长,见证了同学们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她对学生的一片情意更是感染了全场,触动了每一位同学的心灵,滕老师将对同学们的热爱和期望表达得淋漓尽致。
通过这样一次活动,使得所有同学和老师以心灵感染心灵,以亲身经历感受人文关怀。毕业汇演将文娱表演和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人文气息表现得惟妙惟肖。这些在上海大学学习、生活了四年的莘莘学子将带着良好的科学素质、自强不息的上大精神走向更好的未来,在社会上以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示上大学子的风采。
大学是加强科学素质教育的地方,同时也是注重学生人文教育的良好环境。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输导,有助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进一步构建。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我们必须重视科学。然而,良好的人文素质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只有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共同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加快高校的内涵建设和科学发展。
(悉尼工商学院 姜晓庆)
责任编辑:魏宏 执行编辑:陶飞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