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正文
在摸索中不断前进——文学院《文史与社会》交流座谈会顺利召开

创建日期 2010/07/09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71下午2点,文学院《文史与社会》编辑部主办的交流座谈会在A602顺利召开。文学院执行院长陶飞亚、文学院党委书记竺剑、副书记王丽娜,文学院张童心、景春雨、徐善伟等老师出席了本次座谈会,座谈会由辅导员王舒婷主持。

2009年底文学院《锦年》和《启思》杂志社合并为文学院院刊《文史与社会》,在经历了几个月的筹备后终于在621举行了发刊仪式暨学生交流座谈会。为了更好地听取意见做出改进,《文史与社会》编辑部特别邀请了文学院的老师们一起进行本次座谈会。

座谈会上,王舒婷老师首先感谢了学院各专业老师给予《文史与社会》的支持和鼓励,并就《文史与社会》第一期的创刊过程作了简要介绍。接着,主编赖婧婧介绍了刊物的概况以及编辑部的运作模式,副主编潘安琪和老师们交流了学生交流座谈会上学生的一些反馈以及编辑部成员在创刊过程中的困惑。这本杂志的定位是什么,板块内容的设置应该是怎样的,还存在着哪些不足,这都是编辑们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文学院执行院长陶飞亚老师,鼓励编辑们坚持高雅路线,做出真正体现文学院学术特色、学生风采的刊物。文学院党委书记竺剑老师表示院刊要坚守创刊的愿景,贵在坚持,希望这本刊物能够成为具有文学院特色的对外交流窗口。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丽娜老师还为编辑部的建设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将院刊的各项工作规范起来,打好良好的基础。徐善伟、张童心和景春雨老师也对这本杂志进行了肯定,同时针对几个细节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编辑部成员认真听取了各位老师的意见,也获得了很多启发。《文史与社会》这本刊物得到了文学院老师们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也收获了学生们的一些意见和建议,编辑部将会综合大家的意见,明确定位,坚定特色,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本次座谈会让编辑部的同学们坚定了杂志的定位,并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可谓在摸索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相信在学院的支持、编辑部的努力以及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文史与社会》会逐步成长为一本优秀、成熟的刊物,成为文学院的骄傲。

                                                     《文史与社会》编辑部

上一条:暑期团市委社会实践项目调查员招募 下一条:文学院城市最佳实践区志愿者培训大会成功召开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