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正文
影院社科新论讲座:紫砂艺术,奇妙无穷

创建日期 2012/04/15 郝秋华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2012年4月13日下午,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周胜平先生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J103进行关于"紫砂艺术的美学特征"的讲座,同时带来了相关紫砂壶的作品,牢牢吸引住了在座的老师和学生,向大家展示了紫砂的美妙世界。
周先生首先介绍了紫砂的概况。江苏省宜兴是中国的陶都,也是紫砂陶的故乡,位于太湖之滨,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之称。宜兴市是出产紫砂泥的唯一产地,是由矿砂和泥(粘土)混合而成的泥土,称紫砂泥。新石器时代开始制陶,到了汉代,人类则开始大量使用和生产陶器,而紫砂壶茶具始于宋代,创造于明代正德年间,从万历到明末是紫砂器发展的高峰,清代的时候,紫砂艺术进入了鼎盛时期。而著名的前墅龙窟,位于宜兴市丁蜀镇前墅,创烧于明代,延烧至今。紫砂历史名人的概况及其作品,如龚春(紫砂鼻祖),时大彬,陈鸣远,杨彭年,邵大亨,顾景舟等。
对于如何制作紫砂壶,周老师也为大家讲解一二,即紫砂壶的成型方法:有手工(打身筒)、半手工(模具)、注浆、旋坯和印坯等,手工成型是传统的制作方法,而制作技艺的关键则是脱空成型和批件表面的精加工,所谓精加工,系指用竹片、明针、刀具及用这些材质制作的其他专用工具,对已接上颈、脚、嘴、把手的壶口、身、盖的表面和壶内进行精细的括平、修正、拉浆,这是紫砂壶成为工艺品的关键之一。
紫砂艺术的美学特征更是令人赞美。线条美的种类有灯草线、字母线、精囊线、抽角线和折角等;质地美的原因是紫砂泥是宜兴得天独厚的原料,合理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颗粒组成,使其具备了良好的可塑性、高强度的生坯干燥收缩性小等工艺性能,提供良好的工艺条件);其结构美体现在整体的形态上:几何形体(园器、方器)、自然形体(俗称"花货",又称塑器,是对模拟自然物体形态和带有一定的浮雕、半浮雕等壶式造型的统称,造型取材于自然界的瓜果花木虫鱼鸟兽的形态,运用提炼取舍的艺术手法,将自然形态予以变化夸张)、筋纹器("体形和谐,比例精确,纹理清晰,深浅自如,明暗分明,配色合理"、壶身筋囊的曲线,必须是内外同一的);它的装饰美表现在文字、绘画、贴画、上釉;无法比拟的是它的思想意境美——儒道思想孕育其中、紫砂艺术名称与主题思想有密切深刻的关系。周先生结合他带来的作品,就从紫砂壶的形、神、气、态、韵、精这几个方面,为我们深入浅出地带领我们领略紫砂壶的独特魅力。
最后,周先生对紫砂壶的日常保养提出了以下几点:白天用来泡茶后,晚上将茶壶内的茶渣倒掉后,不要用清水洗壶,揭开壶盖,让它晾干,阴天再用的时候再用开水洗壶,每天泡茶用毛巾摩擦壶身,日久就可产生变化,圆润生机,略带茶色,十分美观,即1、紫砂壶用后应保持壶内干净,不要积存湿气;2、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宜以为珍贵而密封包裹;3、勿放在多有或多尘埃的地方;4、最好用完后把壶盖侧放,勿常将壶盖密封;5、壶内勿常浸水,应到泡茶时才冲水;6、一只壶应只泡一种茶;7、切不要用洗洁精清洗茶壶,否侧会产生异味和失去光泽。
除此之外,周先生还向大家展示了他龙年主题作品:飞龙在天、龙行天下、问鼎中原;个人方壶作品欣赏:汉方、演易、四方秦权;个人创作作品:腾阁秋风、唐风、徐亭烟树、正人君子、紫气东来、合菱、、瀛台、竹韵提梁、玉带龟龙、笨鸟先飞、同根生、双线竹鼓等。
整场讲座在同学们的啧啧称赞和周先生幽默风趣的讲座方式中完美落幕,相信中国的紫砂艺术在国人的不断努力与创新中,步步高升。

上一条:上海大学生广告节高端讲座第二场:相宜本草—成就民族品牌之路 下一条:文学院调研部春季学期第二次工作坊顺利进行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