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集锦
u 我校举行2007年学生工作评估答辩会
1月4日,2007年学生工作评估答辩会在校本部乐乎新楼二楼会议厅召开,全校共有22个院系参加了现场答辩。校党委副书记滕建勇及组织部、评估办、招毕办、学工办、研工委、团委、社区管理部、心理中心、成才服务中心、艺术中心等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
会上,各学院(系)学生工作分管书记以PPT的形式总结汇报本院系的2007年学生工作情况,随后接受了各位评委的现场提问。
最后,校党委副书记滕建勇对学生工作系统过去一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也对未来的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u 我校人才学院一期结业典礼暨二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1月4日下午,上海大学人才学院第一期学员结业典礼暨第二期学员开学典礼在校本部图书馆隆重举行。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周哲玮,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忻平,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滕建勇,市科教党委党委委员、组织干部处处长蔡桂其,市科教党委人才办主任郝炳权,华东师范大学团委书记裴小倩,上海大学团委书记竺剑等出席典礼。
在典礼上,校团委书记竺剑对人才学院第一期办学工作进行了总结。接着,周哲玮、忻平、滕建勇分别向第一期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向第二期学员颁发了录取通知书。导师和两期学员代表先后发言,表达了对人才培养工作的认识、体会和感想。忻平作为人才学院院长作了重要讲话。随后,市科教党委人才办主任郝炳权对我校人才学院工作给予肯定。最后,校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周哲玮作了重要讲话。
会上,上海大学人才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21世纪人才学院签署了共建协议,以期在今后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展开合作研究。
u 我校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1月7日下午上海市人民政府召开了2008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各高校分管就业工作领导和部分用人单位嘉宾。
上海市副市长杨定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上,我校叶志明副校长作为高校的唯一代表作交流发言。
在随后举行的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年会上,上海大学被授予"2006—2007年度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对我校在过去的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充分肯定。
u "感动上大,让爱回家"大型慈善晚会举行
1月10日晚,上海大学2008"感动上大,让爱回家"慈善晚会在上海大学伟长楼隆重举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夏秀蓉,副秘书长刘昭敏,救助部部长刘淑英,募捐部,上海高校学生资助部门负责人,校党委副书记滕建勇及校相关部门、学院分管书记和老师出席晚会。
此次晚会为为期一月的"感动上大,让爱回家"系列活动划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截止晚会当天,学生社区管理部的募捐总数已达到130932.6元。
u 我校五名同学通过2008奥运会赴京志愿者选拔初试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我校经过精心组织,层层筛选,派出了一批优秀志愿者参与到此次奥运会上海地区赴京志愿者选拔活动中。经过身体测试和评委面试,文学院研究生陈修明、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研究生郁丽洁、外语学院本科生侍淳博、悉尼工商与管理学院本科生何思佳、悉尼工商与管理学院本科生李一芹共五位同学已顺利通过本次选拔。
u 2007年度学生工作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1月17日下午,我校2007年度学生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活动中心隆重举行。学生工作系统的所有分管领导、老师以及部分老师的家属们共聚一堂,参加了此次年末盛会。校党委书记于信汇、校党委副书记滕建勇应邀出席了大会。
会上,首先由学工办主任吴仲钢作了年度学生工作回顾。之后,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代表们为大家表演了一段自己创作、自己编导的小品朗诵,表达了对老师们的爱戴与感激的共同心声。随后,大会进入了最最激动人心的获奖表彰环节,本次大会共颁出了第二届上海大学十佳辅导员奖、2007年度上海大学优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奖、2007年度上海大学学生工作优秀奖、上海大学学生工作特别纪念奖、上海大学学生工作奉献奖以及上海大学辅导员协会奖等六个奖项。校党委书记于信汇、校党委副书记滕建勇分别为获奖老师颁奖。其间,获奖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同时,还有部分获奖老师家属代表上台进行了良好互动,表达了家属们对上海大学学生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辅导员老师们也用自己的歌声表达了对学校的热爱、对家属的谢意、对工作的投入。
校党委书记于信汇在颁奖之后,发表了即兴讲话,他肯定了这一年度学生工作在继承传统中有所创新突破,对07年度的学生工作进行了良好评价,同时,也对未来的学生工作提出了新的希望,希望大家进一步认真分析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科学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明确志向,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特点,不断提高育人水平,让学生能用更好的能力去应对挑战!
院系动态
◆1月6日,上海教育电视台隆重举行《学子DIY》2007年年度表彰大会,共邀请了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15所沪上高校参与,我校影视学院学生制作团队大获全胜,捧回了六项大奖,位列参与的15所高校之首。影视学院获得最佳优秀组织奖。
(影视学院)
◆12月28日上午在新世纪学生公寓13幢会议室举办了"越阅飘香"——"图书漂流"活动。社区管理部主任王军华、副主任尹伟、文学院党委副书记余洋出席了活动。文学院和社区学院分别在新世纪大学生村7幢、15幢和教学楼A楼5楼设置了图书漂流站,以方便学生们的阅读。会上,王军华和余洋还向同学们推荐了多本经典书籍。
(文学院)
◆1月2日下午,计算机学院学工办邀请了心理辅导中心倪伟老师在延长校区行健楼734为心理三级网络成员举办了一场"如何辅导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讲座。倪伟针对当前大学生的特点为三级网络成员在如何尊重学生、如何关爱学生等各方面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辅导员反响热烈。
(计算机学院)
◆12月27日晚,上海大学2008年中外学生迎新年联欢晚会于在新校区伟长楼举行。此次联欢晚会由国际交流学院主办,文学院、美术学院、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工作党委和艺术中心协办。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忻平教授,副校长吴松教授,校各部处、各学院领导以及中外师生一千余人一起欣赏了这台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晚会。
(国际交流学院 谭梅)
◆1月3日,由校艺术中心、上海大学妇女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现代女性艺术与修养学坊》在上海大学社区学院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校党委副书记滕建勇,上海大学妇女学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党委书记张钟汝、社区管理部主任王军华、艺术中心执行主任靳超英出席了开学典礼。《现代女性艺术与修养学坊》全部课程共二十六个课时,共有学员40人。
(艺术中心 肖楠楠)
◆12月27日上午,由悉尼工商学院职业拓展中心主办的"悉商2008毕业生就业与实习招聘会"在南新雅华美达大酒店五楼的宴会厅正式举行。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校招毕办副主任王佩华及学院执行副院长龚思怡,学院党委书记陆翠兰等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并与用人单位和学生进行亲切交谈。历时近4个小时的招聘会吸引了招聘单位近100家以及学生600名左右。
(悉尼工商学院)
◆1月2日10:00,自强学院志愿者分队在J103参加了"上海大学造血干细胞骨髓捐献仪式"。本次仪式由宝山区红十字会主办,上海大学生命学院承办。参加此次仪式的有宝山区团委,上海大学团委副书记曹俊,捐献者本人和各学院的志愿者。此次捐献仪式为那些白血病患者送去了福音。同学们将更多地关注社会的白血病患者,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自强学院)
深度观察:"2007,我们共同走过"
编语: 2007,有我们共同的努力、拼搏、欢笑、收获……值得我们珍藏、铭记。在此,本期深度观察将就曾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热点大事从社会媒体、辅导员和学生的视角进行部分回放。也许,这并不完全代表上海大学2007年发展的最强音。然而,随着时光的飞逝,这些历史的定格,必定是影响我们我校学生工作的真实写照。
l 他山之石:"三个首开"谱写学生工作新篇章
Ø 探索家校合作育人体系 上海大学首开"家长学校"
上海大学"家长学校"昨天挂牌,50多名学生家长一早赶来,参加了首期学习班。为家长开设学校,这在沪上高校还是首家。
据悉,上大"家长学校"将每学期选择周末时间定期开办,针对不同学生定制不同的教育菜单,将这些学生的家长们请进校园,由专家名师为他们开设专题课程,"培养子女的独立能力","引导子女正确面对挫折","帮助子女正确处理恋爱问题"等主题讲座已经列入了课程表。昨天,很多家长都申请继续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
摘选自2007年6月4日《文汇报》第六版《探索家校合作育人体系上海大学首开"家长学校"》
Ø 上海大学首开廉洁教育必修课 廉洁从业信念从大一开始树立
上海大学昨天推出廉洁教育必修课,40多名辅导员受聘为主讲教师,从今年起,每名学生在大一的夏季学期都将接受6个学时的廉洁教育,上大也成为沪上首个开设廉洁教育必修课的高校。
针对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考试作弊、论文抄袭、逾期还贷等问题,以及在某些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管理者中间存在的一些不廉洁行为。上海大学校方首次决定将廉洁教育纳入大学生行为指导训练的授课内容中,作为1个学分的必修课,在新生入校后的第一年就对他们进行廉洁教育,增强其诚信、自律的意识。
摘选自2007年6月13日《文汇报》第六版《上海大学首开廉洁教育必修课廉洁从业信念从大一开始树立》
Ø 拓展学生生活园区在"课外"的育人功能 上海大学设立全国首家社区学院
上海大学社区学院昨天成立,这是全国高校成立的首家社区学院。5000多名上大一年级学生将在社区学院的平台上,获得更多"课外"的培养。
……"原来的学生社区更多承担服务与管理功能,成立社区学院,将拓展社区在'课外'的育人功能。"上大党委副书记滕建勇告诉记者,通过在社区学院一年的学习与实践,希望新生能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切实提高。
摘选自2007年11月29日《文汇报》第六版《拓展学生生活园区在"课外"的育人功能 上海大学设立全国首家社区学院》
"社区学院"、"家长学校"、"廉洁教育进课堂"开创了我校2007年学生工作的新局面,而校外媒体上赫然刊登的三个"首开"则是对我校2007年在学生工作方面的肯定。步入新的一年,2008年,我们期待更多……
l 辅导员园地:成就源于学生
编者按:在过去的2007年中,辅导员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突破。身处其境的辅导员收获颇丰,感慨万千,其中最令他们有成就感的又是什么呢?我们将借由本期的辅导员园地从辅导员的视角,来了解他们心目中,2007年最有成就感的事,
Ø 因学生而感动
要说2007年最有成就感的事,法学院在团学知识竞赛中卫冕的情形立刻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代表法学院参加比赛的是从大一到大三各个年级最优秀的学生,大家团结一致,辛苦背题,反复排练演讲…这种认真让我很感动。我作为06级辅导员,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比赛,但是全程陪练,并且将我们06级的学生组成了一支热情的啦啦队,成为参赛队员最坚实的后盾。在这一过程中,我时刻被他们的干劲感染,当拿下知识竞赛冠军时我太自豪了!
——陆瑶君 法学院
07年,最让我有成就感的事就是组织学生义务献血那次活动。我先后召开了班干部会,年级大会来宣传、号召。党员学生干部也非常配合的给同学做工作。结果当天非常顺利,很多同学都主动站出来加入了献血行列。当我分别打电话慰问同学的时候,同学们都表示没什么事,是自己应该做的,并且谢谢学校的关心。我很感谢同学们的理解,也很有成就感,能够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学生。
——焦人杰 通信学院
其实要说感动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军训生活、志愿者工作,都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在这些工作中感动我的故事就太多了。07年1月6日,我们04级第一党支部的学生党员们冒着刺骨寒风,前往科技馆从事志愿者服务,这些党员们脸都冻僵了,但还是笑的很灿烂,让我非常感动。
——宋华未 计算机学院
Ø 提升自我,服务学生
2007年是我来嘉定工作的第一年,在这里我接触了关于毕业生在就业、考研等方面的工作。不仅了解了很多就业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也了解了学生们找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此外,我参加的上海市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能力提升》的专题培训,这些都使我在思政工作方面能力有所提高,争取能在未来的一年做的更多更好。
——王宇华 环化学院
作为我们04国商管科毕业班的辅导员,我一直很关心我们每位学生的就业情况,特别是对一些对求职还存在着些许迷茫的学生,我都会耐心地跟他们讨谈职业规划的问题。我自己也一直在向我们学院的其他辅导员老师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找到能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合适的工作。这次,我们系很多同学都拿到了自己心仪的offer,这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肯定。
——高宏伶 国商学院
Ø 和学生共同成长
最让我感动的事情就是我无意间知道了一位同学在他压力最大的那个学期,因为我对他学习和心理上的一些关心与帮助,而让他能够以一种崭新的姿态来面对他的学习生活。在他讲那段经历的时候也没有用什么华丽的语言,都是很平实的那些话,但我却听得无比感动,我觉得,我的付出因为这些学生的成长、成熟而变得有价值。
——张红 理学院
l 泮池回声:我们的2007年关键词
编者的话: 2007年匆匆而过,同学们或是亲身经历,或是以旁观者身份关注着校园里的热点大事和平凡小事。本期《泮池回声》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采访了几位不同校区的普通学生,重新发现他们记忆中的那些熟悉而亲切的片断,记录最原汁原味的青春心语。
Ø 最热闹:游泳馆里练习忙
自从我校将游泳测试作为学生毕业的标准之一,游泳馆就成了上大最热闹的体育场所,大家踊跃入水练习,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材料学院朱同学:今年大三,好不容易通过了游泳测试,高兴的是从此也算掌握了一门技能,虽然学习游泳的过程还是满辛苦的。
外国语学院刘同学:进校之后知道要考游泳,专门去游泳馆练习了几次,每次去人都很多,大家都在很用心地学习。我觉得学校能有这样一项规定,虽然可能会难倒一些同学,但游泳的确是我们年轻人所应该掌握的基础技能。
Ø 最贴心:辅导员进驻社区
日前,上海大学诞生了首批19名"住楼辅导员",这批辅导员正式入驻19幢新生寝室楼,在学生社区进行现场办公,和新生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文学院的张同学:没想到,走没几步路就可以找到自己的辅导员。现在,我有事找辅导员老师帮助就非常的方便,因为空间距离的拉近,感觉上和老师也更亲近了。
国商学院的李同学:上一次,因为选课的事情,找了我辅导员好多次,要不是辅导员在社区,恐怕我得跑很多路了,辅导员老师在社区还是满好的。
Ø 最关注:大礼堂变脸"伟长楼"
恰逢钱伟长校长95周年华诞之际,学校的大礼堂正式命名为"伟长楼"以表达全体师生对钱老得敬意和热爱。大礼堂更名"伟长楼"引起了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文学院的姚同学:有幸地亲自参加了"伟长楼"的更名仪式,"伟长楼"三个字,意蕴深远,内涵丰富,寄托了我们敬爱的钱老对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期盼,也寄托了钱老对我们的关爱与希望。
Ø 最感动:慈善无限,爱心永恒
2007年,爱心活动持续火热地进行。"感动上大,让爱回家"大型慈善帮困系列活动将一次又一次爱心奉献的浪潮在我校掀起。
通信学院的赵同学:尽管身边好像没有贫困的同学,但是我通过一些宣传也了解到一些贫困同学的情况,"感动上大,让爱回家"系列活动提供给我一个平台,让我能够将我的爱心传递出去,给有需要的同学。
生科学院崔同学:让我很感动的是,我身边有个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同学也参加了慈善捐助,数目可能不多,但确是她的一番心意,我希望这样一个温馨而感人的互帮互助的氛围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编后语:以上这些回顾是07年我们所打下的坚实基础,回顾共同走过的足迹,不光为了纪念过去,更多的是,激励我们放眼未来……
校园采风
u 新声
² 大学生,你的理想=成功OR奉献?
编者语:每个大学生都有全面发展、追求荣誉的天性,都希望实现人生的理想,要把这种意愿变成现实,不仅是"成功"二字可以完全概括的。如今大学生过于关注自我,忽视了在实现自我抱负的同时,也应该去关注一下社会,奉献社会,因为最美的理想不应该仅仅属于自我,更应该属于整个社会。
周哲玮校长在人才学院第二期学员开学典礼上发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成才的核心在于为国家的需要、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最有价值的贡献。但是,如何在这一代的年轻人里形成这样的爱国主义情怀呢?……出过国的人,很容易找到爱国主义的感觉,就跟当初钱校长那样,非常自然而然。但现在你们生活在中国最发达的地区,各方面有最优越的条件,如何树立这样一种目标和追求呢?"周校长的问题留给我们无限的思考。
苏格拉底曾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可见,理想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它是每个人人生道路上行走的领航灯,是每个人奋斗的动力和目标。
那一路成长,大学生们,你的理想是什么?
你可能会张口就谈自己的理想论或是自我的成功论,有一个好工作、有一个好家庭、有一所大房子……而当你在泛泛而谈你的这些成功论时,大肆描绘你未来的美好人生时,你又是否会想过,这些理想的实现来自哪里?是的,它需要你的努力;是的,它需要你的毅力;是的,它需要你的坚强……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当个人在不断的膨胀的时候,这个社会是否跟随着你的脚步?
你或许在疑惑,这跟社会有着什么样的关系?那你回过头想一想,当淮河沿河一带的非法造纸厂气势宣扬的扩大生产,大把大把的钞票涌进工厂老板的口袋时,工厂老板富了,小楼房盖起来了,小轿车开起来了,他们实现了百万富翁的理想,这是多少人的成功理想;然而,你再想想造纸厂所产生的废水、废气毫无处理的流向淮河的时候,再想想淮河周围的居民因为饮用被污染的水质而集体中毒的时候,你还会为这些老板的理想实现,为他们的成功而感叹和羡慕吗?
社会虽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它却是那么的具体。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生活、人的工作等等,这每一个小的细节都构成了每一个人的小社会。我们需要成功,但是不要忘了,在成功的背后,还有着这样一个抽象却具体的社会在支撑。具体点说就是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但是纯粹独立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奉献社会不仅仅是为了使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更是为自己的成功铸造一个完美的平台。
当非典肆虐,当马加爵的悲剧发生的时候,人们才突然好像恍然大悟一样,个人自身同这个社会有着多少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个社会对于我们来说同样是多么的重要。也正如老师一直在思政课中讲到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请不要认为这是一句空话,当你真正融入到这个社会的时候,你会发现它的真谛。
曾经听到这样一句话:20多年前,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一代大学毕业生的理想选择;现在,到国外去,到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去,到挣钱多的地方去,成了一些大学生的主流选择。时代变迁,大学生们,看了那么多,学了那么多,感受了那么多,你的理想是否也在改变?
(王舒婷 袁晓月)
u 延语
² 展示个人风采 共建和谐社区
编者语: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一样,每个寝室也会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充满学习气氛,有的和谐温馨,有的热爱运动,有的则能歌善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是一定也有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每个寝室当然也会有自己的不足之处,但是一定也会有属于它们自己的特色。
最近一段时间,延长校区各寝室楼里的老师同学们都在为一件事忙得不亦乐乎——特色寝室申请。学高示范、党徽熠熠、红帽之歌、和谐温馨……都是同学们积极希望争取到的荣誉称号。收集整理材料、照照片、写申请、写小结,都力求尽善尽美,社区老师一遍遍帮大家审核材料,并反复和同学们沟通。这是怎么样的一个活动,吸引得这么多人都参与进来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针对这次特色寝室评选活动的主旨和实施过程采访了社区区长顾老师和西部校区W5楼管理员吴老师。
顾老师说,特色寝室取代了星级文明楼,是原星级文明楼的进一步提高,参与面更广、深度更广,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每个寝室都有自己的特色,通过活动,社区对学生们的了解更深了。同学们也更深刻意识到创建和谐社区、和谐校园中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在询问到具体实施办法和评选过程时,顾老师向我们介绍说,很多特色寝室的名字都是同学们自己想出来的,充分展现了每个寝室各自不同的特色,社区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进来,绝无名额限制,只要他们符合要求,经评审通过,都可以授以特色寝室的称号。每种特色寝室称号都有不同的评审标准,但不论是什么,都要求学生上交的材料内容清楚、具体实在,所有获奖情况、活动记录,都要求附上相应的证明材料,杜绝为了荣誉称号而弄虚作假,也充分保证了评选的公正,保证了活动的质量。同学们送上申报材料后,由楼管会和学生代表等组成的初评小组进行初评,之后再上报社区。最终评选出的寝室将被授予荣誉称号。
西部校区W5楼管理员吴老师说,特色寝室是个新生事物,令她感触最深的是,过去评选星级文明楼的时候,主要是楼管会和宿舍管理员在参与,还有一些同学甚至不知道评选的内容和过程。现在的特色寝室不同与以往,它激活了宿舍楼这个大集体中的每一个小细胞,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把任务细分到了每一位同学身上,使每个人都有一种责任感,既增强了自信,又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吴老师还介绍了本楼同学的参与情况 ,并肯定了这次活动的积极作用,不少同学改掉了懒散、爱睡懒觉的习惯,个人物品的放置也规整了,寝室里干净整洁了,精神面貌也就出来了。另外同学之间、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增多了,彼此的关系也拉近了。
这次的特色寝室的评选活动充分展现出各个寝室的特点,更加贴近同学生活,营造和谐社区氛围。同一个房间里的四个人,创造出一个有他们特色的目标,并共同为这个目标而努力,这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带领了其他寝室发展出他们的特长。从而使得整个社区都有积极、健康、活泼、向上的氛围。
社区是属于每个人的舞台,每个人都能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出自己的个性,特色寝室的创建就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点,相信特色寝室必定能够展现出他们的特色,发挥出他们在社区的作用,能真正带领所有同学共同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共同表现出自己的能力。
(袁承宗 郝程程)
u 嘉音
² 新年之至,有我们的学术节
编者语:学术节活动切实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气息和学术氛围,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人生和未来的定位与思考。
伴随着节日的度过,伴随着祝福的飞扬,伴随着新年之至的快乐,我们迎来了悉尼工商学院的第一届学术节.
在这一个值得庆祝的节日中,我们举行了学术节的开幕式;唐豪院长为我们进行了讲座;还有由同学自己组织的创业实践日;同时作为一个特色,我们还有沙盘模拟比赛;于1月16日晚,我们将举办迎新年晚会暨闭幕式……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期待着!
这是一个属于同学们自己的节日,这是一个带着学术的芬芳的节日.在这个特别的节日中大家是那样的积极、活跃、努力!
创业活动日的开始,已经远远地早于了实际日期.在这之前几天甚至一个多星期,大家就开始问卷调查、查询资料、宣传产品.每一人都带着非比寻常的参加着这一活动.
"创业活动日"的活动要求参与者们自己生产环保的产品,并于创业活动日那天售卖,自己记账,由收益最大的商家获得奖品.一个个小商家们一下课,便早早地赶到了活动的场地上.有些人在静静地等待着顾客的到来,有一些在欢快地介绍着自己的产品,有几个同学则发挥着自己口才的优越性,招徕顾客……热闹的场景呈现出我们上大悉商的活跃和能力!
这些商品中有些小巧玲珑,有些独具匠心,有些五颜六色,有些实用至上……实在是大家的齐心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另外一项激动人心的活动-------沙盘模拟中,体现的同样是大家的聪明才智和齐心合作.
沙盘模拟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在预赛中,只有最强的前三名才能够出线,所以这其中的竞争是相当激烈.在这个模拟中,由六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分别担任不同的职务,模拟一个企业的运行.这次比赛锻炼了大家的实践能力,运转了大家的商业头脑,同时是大家对企业的运行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
据悉,在这次模拟赛中,大家非常热情的投入.模拟赛的现场是一片相当热闹的场面.有几名一些大一新生,跟随学姐们参加了这次比赛,他们也踊跃地投入了其中,积极地学习,从中收获不少.
这次有意义的活动让我们学习了,享受了,理解了,感受了,收获.学术节,一定会随着悉商的历史源远流长,不断发展……
(陆玓 石琬玎)
责任编辑:魏宏 执行编辑:王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