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发布 -->正文
《学工视窗》第117期

创建日期 2012/06/26 张乃琴   浏览次数   返回    
字号:   
 

学工视窗

117

上海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                     2012521

要闻集锦

挖掘德育资源优势,打造德育特色基地——我校设立15个德育工作特色基地.. 1

我校学生德育工作特色基地工作推进沙龙举行............................. 2

上海大学第一届"成才杯"慈善辩论赛决赛举行........................... 2

学生社区开展星级文明楼检查评审活动................................... 3

院系动态.......................................................... 4

深度观察——献血,我们托起爱的一片天......................... 10

学工园地:培养责任意识,发扬奉献精神................................ 10

泮池回声:勇担社会责任,共托爱的蓝天................................ 11

校园采风

新声上海大学第一届商科文化节"商航向我掌舵"高校沙龙成功举行... 15

 

延语:机自学院开放日顺利举行..................................... 16

 

嘉音:第十二届"悉商杯"英语能力大赛决赛暨

第五届悉商英语节闭幕式隆重举行................................ 18 

 

办公地点:A403                联系电话:66132243

编辑部门:学工办思政研究科        联系信箱:STUAO@department.shu.edu.cn

要闻集锦             

   挖掘德育资源优势,打造德育特色基地——我校设立15个德育工作特色基地

近年来,我校学生工作在党委、行政与师生的大力支持下,聚焦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聚焦高校内涵发展对德育工作创新跟进的要求、聚焦大学生成长成才对学生工作队伍的需求,革故鼎新、立德树人,各学院、系开拓创新、勇于实践、追求卓越,积极探索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举措,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形成了院系学生工作的鲜明特色。

为了整合学校德育资源合力育人,发挥基层学院学生工作的特色优势和辐射作用,打造大学生德育工作品牌,建设人才培养课外体系,推进学生工作的科学发展,提升科学育人质量,上海大学学生工作委员会、学生工作办公室统观全局,在20122月决定建设首批上海大学德育工作特色基地。经过院系自主申报、答辩交流、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等环节,学工委最终批准设立上海大学学生党建工作特色基地(管理学院、理学院、中欧工程技术学院、图书情报档案系)、上海大学学生社会实践特色基地(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经济学院、美术学院、悉尼工商学院)、上海大学学生科技创新特色基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大学学生学风工作特色基地(社区学院、土木工程系)、上海大学学生导师工作特色基地(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文学院)、上海大学艺术教育实践特色基地(艺术中心)等六大特色基地。

各基地工作基础扎实,特色突出,今后将继续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立足于各学院的资源优势,在课堂之外为全校学生搭建实践专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提升自身素质的平台。                                                   

(学工办)

 

 

 

 

 

   我校学生德育工作特色基地工作推进沙龙举行

为促进我校学生德育工作特色基地明确基地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梳理目前工作难点,明确阶段建设重点和任务,学工办近期以沙龙研讨的形式召开工作推进会。510日上午,首先召集了学生党建工作特色基地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所在的八个学院(系)的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和辅导员,共同研讨特色基地的建设工作。沙龙特邀沪上知名思政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邱伟光教授参加并指导工作。

各特色基地首先交流了基地建设的计划、目标、特色、工作重点,并提出了基地建设中的问题及难点。邱教授根据会前对各基地材料的认真了解、分析,在听取各基地的交流后,一一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学生党建工作特色基地,邱教授从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对学生党建工作的要求出发,提醒各基地要明确2012年党建工作任务,找准基地建设的切入点、突破点和着力点。他提到, 2012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这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机遇,学生党建工作要在发挥基层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深入思考与实践。针对学生社会实践特色基地,邱教授指出,社会实践要结合大学生特点,凸显快乐志愿,体现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幸福追求;要注重实践的碎片化,体现随手公益。邱教授会前做足了功课,对每个基地的资料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并针对基地建设难点、瓶颈,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他认为,各基地要明确建设定位,聚焦问题,设立阶段性任务和目标,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形成特色和经验,发挥基地的示范作用。与会人员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入研讨,互动交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大家均表示受益匪浅。                                             

(学工办)

   上海大学第一届"成才杯"慈善辩论赛决赛举行

58日下午,由校学工办和校学生成才服务中心共同举办的上海大学第一届"成才杯"慈善辩论赛决赛在校本部J101落幕。校文明办主任毛忠平、校机关党委副书记钱峰、校学工办副主任孟祥栋,社区管理部、校学生辩协负责人担任此次辩论赛的评委。学生成才服务中心主任汤琳夏、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傅新华也参加此次活动。

据悉,此次辩论赛为我校第三届慈善文化节的活动之一,有来自各学院的18支慈善义工队参赛。从412日开始,经过资格赛、初赛、复赛、半决赛以及决赛的层层对决,法学院慈善义工队和机自学院慈善义工队脱颖而出,会师决赛。本次决赛的辩题为"被动行善是否为真善?"采用的是传统辩论方式。双方选手显然为这次比赛做了精心的准备,从立论、申论开始,双方就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唇枪舌剑妙语如珠,博得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经过评委老师们的讨论,最后法学院慈善义工队夺得本次比赛的冠军。正方四辩张纪宇同学获得本次比赛的最佳辩手。

本次辩论赛旨在进一步推进我校慈善文化建设,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促进学生间的思想交流。汤琳夏主任表示:"在本届慈善文化节期间举办这样一个辩论赛,就是为了树立学生的慈善理念,回报社会,奉献爱心,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慈善新风,让爱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学生成才服务中心)

   学生社区开展星级文明楼检查评审活动

为进一步激励社区广大住宿同学积极参与文明园区建设,营造文明和谐的生活园区。学生社区于5151617三天在校本部、嘉定、延长三个校区开展了学生社区星级文明楼检查评审活动。今年的评审除了邀请部分与社区工作密切相关的机关部处领导、院系党委副书记还邀请了学生代表全程参与评审工作。

学生评委在亲自参与检查评比后对全面涵盖了楼幢各项工作,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五颗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识;同时给出了楼幢活动能否更多关注学生的能力提升、一些好的楼幢的蓝星安全制度能否广泛推广等好的建议。评委们在实地检查学生寝室、听取学生所做的星级文明楼答辩之后,也对学生社区开展的此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星级文明楼创建工作始于2000年,社区根据各楼在思想建设、卫生状况、文体活动、学风建设和安全防范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分别授予红星、绿星、紫星、金星和蓝星等星级,最高荣誉是五星。活动开展十几年来,有效地推进了楼幢党建、安全、卫生、学风等工作的开展,楼内温馨向上的文化氛围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一位住宿同学,广大同学在亲自参与寝室以及楼幢的建设中收获着友谊与成长。                                             

(社区管理部)

院系动态

n  校园活动

Ø  机自学院成功开展第一轮校友采访活动——采访上置集团副总裁黎根发

57下午,机自学院就业办高红娣老师、自动化系党总支副书记邵佩玲老师、精机系党总支副书记金建国老师及学生一行七人前往上置集团有限公司,专程采访了84届工业自动化专业校友黎根发副总裁。           (机自学院)

Ø  文学院海纳百川社举行考研与海外交流经验分享会

58日晚,在A602,文学院海纳百川社举行了一场关于考研与海外交流的经验分享会,就对外汉语专业的考研与出国交流事宜进行了探讨。海纳百川社此次分享会的成功举办,为日后希望继续深造的同学提供了一个与前辈交流的良好平台,也为到场的大一同学做出了专业规划的蓝图,使大一的同学更直观地认识了对外汉语这门专业。                                   (文学院)

Ø  "博采众学,学识渊博"——机自学院78级校友王松浩博士专访

58日下午,机自学院机自系党总支副书记黄辉、自动化系党总支副书记邵佩玲带领4名毕业班学生采访了台湾昆山科技大学机械系教授,同时也是78级校友王松浩。王松浩校友于1978年至1985年在原上海工业大学读本科和硕士,曾获得台湾十大杰出发明家称号。                           (机自学院)

Ø  悉商学生一支部举办党建好项目总结交流会

59日中午,悉尼工商学院学生一支部在高举老师的带领下于文博楼215召开了以"踏寻历史足迹,重温上海红色之旅"为主题的党建好项目总结会议,各小组就一年以来走访的各类红色景点进行总结交流,并在会后得到了院组织干事张攀老师的指导。                                   (悉尼工商学院)

Ø  "妙语连珠,梦想起飞"——机自学院77级校友著名主持人白宾专访

5月10上午,机自学院党委副书记吴蔚、学院就业指导老师高红娣、自动化系党总支副书记邵佩玲、精机系党总支副书记金建国以及4名毕业班学生前往上海电视台采访了77级校友——著名主持人白宾。白宾校友在校期间就读于精密机械专业,1987年进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曾参与创办沪上第一档听众电话参与的直播谈话节目《市民与社会》,担任主持人。目前是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证券类节目责任编辑兼主持人,主要负责《早市导航》和《午间论市》等栏目。

                                                    (机自学院)

Ø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与管理学院青年学生面对面活动顺利举行

510日,由管理学院主办的"院士与青年学生面对面"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次走近院士的机会,让大家在近距离的交流中加深了对于管理学的理解。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刘源张与优秀青年学生汇聚一堂,畅谈成长历程,分享人生感悟。                    (管理学院)

Ø  首期"启思沙龙""游学世界名校——文学院教师海外交流分享会"成功举行

510,首期"启思沙龙""游学世界名校——文学院教师海外交流分享会"A602成功举行。作为"启思讲堂"的主要延伸活动,"启思沙龙"旨在进一步拓展"启思讲堂"打开的思维视野,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在这里,启思学子与嘉宾共聚一堂,在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围绕主题进行相关讨论。在师生更为深入的对话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让启思学子真正走近名师,让老师真正了解学生,获得教学相长的效果。                                        (文学院)

Ø  "科创智者,实践先锋"——上海博杰科技有限公司钱文明董事长专访

511上午,在机自学院党委副书记吴蔚老师、学院就业办高红娣老师、自动化系党总支副书记邵佩玲老师、精机系党总支副书记金建国老师的带领下,机自学院一行六人前往位于南汇工业园区的上海博杰科技有限公司,采访95届自动化专业博士生校友钱文明董事长。                        (机自学院)

Ø  上海大学第一届商科文化节之"鑫银企业日"顺利举行

511日下午,上海大学第一届商科文化节之"鑫银企业日"在东区346拉开序幕。参加首次企业文化日的企业是鑫银国际保理有限公司,管理学院就业专职辅导员高宏伶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管理学院)

Ø  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培养

515上午8点半,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鲁雄刚、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林海霞、团委书记胡大伟、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陆瑾一行四人赴嘉定校区悉尼工商学院视察指导工作,上海大学校长助理、悉尼工商学院院长龚思怡、悉尼工商学院党委书记李双、常务副院长张能辉、党委副书记滕云等学院领导热情接待并汇报了学院的相关工作。                             (悉尼工商学院)

Ø  社会学院10级社会学班、社会工作班及文学院历史系开展"常州三杰"寻访之旅

522,为响应上海大学团委"青春力量·汇聚90"主题活动的号召,社会学院10级社会学班、社会工作班及文学院历史系的十余名同学在社会学院金桥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江苏省常州市,开展"常州三杰"寻访之旅。"常州三杰",即中国共产党早期三位杰出的主要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而他们也都与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有着密切关联。此次常州之行,寻访队主要参观了瞿秋白同志纪念馆以及张太雷故居。                    (社会学院、文学院)

 

n  讲座交流

Ø  机自学院Full House 朋辈联盟举办"应对关系压力的姿态"讲座

58晚上,机自学院在延长校区一教405室举办由校心理辅导中心赵小青老师主讲的"应对关系压力的姿态"讲座。赵老师的讲座生动易懂,不时引起在场听众的阵阵掌声。

                                                         (机自学院)

Ø  外国语学院雷婷老师为社区学院学生开办关于"英语沟通技巧"的讲座

     5月8,外语学院雷婷老师为社区学院2011级经管大类的学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英语沟通技巧中如何有效传递自己思想"的讲座,经管大类60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外国语学院)

Ø  影视学院社科讲座:自造影响力

511下午,以"自造影响力"为主题的高校麦当劳青年影响力论坛第三场讲座在上海大学校本部J103楼举行。安猪、陈露和高磊三位创意青年与到场观众分享了自己宝贵的创意经历。                              (影视学院)

n  奉献爱心

Ø  生命因你而延续——2012年度高分子材料系本科生积极参加无偿献血

58早上,一场小雨过后,在上海大学嘉定校区的大礼堂中,25名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系的学生参加了2012年度无偿献血活动。同学们用真情点燃了生命的火光,用热血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歌谣。志愿者热情洋溢、体贴周到;院系领导和老师亲切慰问、贴心关怀。一股献血的热潮在嘉定校区澎湃涌动。

                                                     (材料学院)

Ø  "仁爱无私奉献,汇聚生命之流"——机自学院师生无偿献血活动

为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体现珍爱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强烈的公民责任意识,59日上午机自学院09级学生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踊跃参与自愿无偿献血活动。上海大学学工办副主任陆瑾、机自学院院长屠大维、机自学院党委副书记柯龙友、吴蔚,机自学院副院长阚树林,各系党总支书记及辅导员老师一早赶到鲜血现场并亲切慰问献血师生。                          (机自学院)

Ø  土木工程系慈善文化节爱心义卖活动顺利举行

5910日,由上海大学成才服务中心主办的为期两天的"情满上大,爱在身边"上海大学第三届慈善文化节爱心义卖活动在宝山校区下沉式广场成功举办。我系希望烛光慈善义工队的志愿者们积极参与了此次爱心义卖活动。

                                                    (土木工程系)

Ø  悉商学生积极参与上海科技馆志愿服务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志愿者分别于2012511日、12日两天前往上海科技馆进行志愿者服务,为游客进行导览,维持展区秩序,保护游客安全,保障展品安全,辅助讲解,解答观众疑问等。                   (悉尼工商学院)                                 

Ø  "心跨步,让爱走进洛河桥小学"——机自学院朋辈Full House志愿者活动

512,朋辈Full House成员前往宝山区民办洛河桥小学开展活动。下午230,朋辈Full House成员兵分两路走进了一年级一班和二班的课堂。

(机自学院)

Ø  通信学院"慈善蓝纽带"爱心志愿者服务社表彰大会顺利召开

513下午2时,上海大学通信学院"慈善蓝纽带"爱心志愿者服务社2011-2012表彰大会在上海大学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出席表彰大会的有:上海大学校团委副书记仇静豪,通信学院党委副书记胡乾源,通信学院团委书记薛程,大宁社区社工总站站长张琦,上海大学附属学校和宝山区山海小学的师生,英孚教育的外教志愿者,慈善蓝纽带志愿者的受助对象代表以及慈善蓝纽带社团的全体成员。                                                (通信学院)

Ø  悉尼工商学院嘉源义工队成功举行慈善义卖活动

 514,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嘉源义工队在经过近一周的筹划安排后于文荟广场成功进行了慈善义卖活动。此次义卖积极响应上海大学慈善文化节系列活动,同学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慈善的真谛,尽自己所能来关注慈善,支持慈善,宣传慈善,让爱在校园里涌动不息。                       (悉尼工商学院)

Ø  土木工程系学生踊跃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5月14一清早,无偿献血活动在上海大学图书馆报告厅门口顺利开展,此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响应,献血车前排起了长龙,一股爱心热潮在上海大学校园内澎湃而起。下午1点整,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师生如约而至。大家本着"博爱、人道、奉献"的精神踊跃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伸手给需要帮助的同伴,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爱心。                                (土木工程系)

Ø  红色接力 奉献爱心

515下午,当上海大学"无偿献血,奉献爱心"的红色奉献接力棒传到管理学院时,管院师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其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年轻一代的爱心与责任。                                        (管理学院)

 

 

 

 

 

 

深度观察:献血,我们托起爱的一片天

 

编者按:在大学校园中,一年一度的献血活动始终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她以人道主义精神为载体、以社会责任意识为纽带,在培养学生生命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上具有显著作用。正如一首歌,"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本期深度观察,让我们聚焦:献血,我们托起爱的一片天。

l  辅导员园地:培养责任意识,发扬奉献精神

将责任教育融入献血宣传工作

管理学院 李琳

校园中的献血宣传工作始终是一项以人道主义精神为载体、以社会责任意识为纽带、以学生党团工作为平台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社会意识、奉献意识上具有显著作用。作为辅导员,应当将责任教育更好融入献血宣传活动中,把献血宣传工作当成一次主动教育的契机,从而在达到宣传目的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献血工作背后的深层次意义。

首先,要结合学生党团工作,突出青年责任培养与献血工作的相统一,把党团工作作为献血工作的重要推广平台,把优秀学生作为宣传工作的切入口,以点带面,配合辅导员的积极配合,辐射校园全体学生;其次,要结合人道主义教育,突出道德责任培养与献血工作的相统一,通过对献血知识的推广了解,帮助广大同学在客观理性了解献血的基础上,把献血看作一种相助相扶、相依相存的人道主义行为,使大家充分理解献血行为的高尚性;最后,应该结合学生人生发展规划,突出社会责任培养与献血工作的相统一,要让学生在宣传中了解到献血行为背后的社会性,通过安排志愿者活动等手段,进一步使学生感知到"活动在校园,恩泽遍社会"。

 

 

 

l  泮池回声:勇担社会责任,共托爱的蓝天

编者按:献血在高校中,一直得到青年学生的积极支持,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年展现着社会的风貌。作为一项展现新时期大学生爱心和责任心的活动,献血的意义重大。俗话说:玫瑰赠人,手有余香。今天,上大的学子们承担起了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托起一片充满爱的蓝天。让我们一起分享学子们献血事迹和典型,倾听他们对于爱心和责任的看法。

 

Ø  无私奉献、富有爱心的人——献血感人事之赵鹤

"正是因为社会上有那么一群无私奉献、富有爱心的人,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绚烂。"09级自动化的赵鹤同学就是如此,大二在听闻学校组织献血时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献血,看着他单薄的身躯,别人都在劝他不要献时,他毅然决然的告诉大家:"我身体可棒着呢,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献出点爱心有什么呢?"就这样,他在大都数同学因为畏惧而退缩时,他坚决地冲在了光荣的献血队伍的最前线,献完血后也多次鼓励他周围的同学参与其中。假如说第一次献血是因为勇气,那么第二次献血则是一种事业,一种需要用爱去延续的事业。在他的带动下,他所在寝室的所有同学都参与了报名。当血液在针管中流动时,我们都看到了他自豪的微笑,他说:这是他在大学做的最有意义的事,而且他还要一直坚持做下去。他的青春是美好的,因为在无形中他可能拯救了另一个生命,让我们向他致敬,向所有那些参与献血的同学者们致敬!

(机自学院)

Ø  关爱他人,积极奉献的心——献血感人事之张威同学

201259,是机自学院无偿献血日。这一天报名献血的同学们积极踊跃,都希望能够为拯救生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在这些同学中,有一个瘦小的身影,他就是张威同学。张威同学由于课程安排的原因,住在新校区。得知献血一事后,他积极主动跟班长要求。当天一早七点半就赶到延长校区的献血现场,顺利通过体检。完成献血后,原本是安排他坐出租车回新校区休息的,但是他却默默的坐上了校车匆匆的赶回了新校区。通过这件事情,我们看到的是张威瘦小的外形之下一颗伟大的心,因为有着一颗关爱他人,积极奉献的心。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机自学院)

Ø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献血感人事之黄阳同学

身为机自学院自动化系09级一班副班长的黄阳同学,从09年高中毕业到现在累计献血500ml,其中大二学年在学校献血200ml。在本次献血活动中也积极报名参与,并用自己的经历在同学中广泛宣传献血的好处,消除献血同学的顾虑。但献血当天,体检时由于心跳过快未能通过体检,而遗憾的无法参加此次献血活动。但他在体检台前久久不肯离去、辗转徘徊,一次次希望能够再次参加体检,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劝说下才答应明年再献,抱着未能献血的遗憾。黄阳同学最后坚持留在献血现场做了一名志愿者,帮助献血同学,以另一种形式参加到活动中去,他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机自学院)

Ø  年轻人的担当与责任——献血感人事之感人寝室

延长校区G3836寝室原本住着机自学院09级自动化的四位成员:张威,王铮,赵路路,余盈宽。张威同学由于课程安排问题后暂时搬迁至新校区居住。现在剩下的室员中有两名党员同学。当得知献血的时候,836寝室第一时间报名并积极向周围同学宣传献血的好处。原寝室中的张威同学虽然身处宝山,但也第一时间报名,大家出于路程考虑建议他不要献血了,但献血当天他依旧第一时间赶到献血现场,挽上衣袖,献出自己的热血!836寝室的同学积极献血的举动,向大家展示了年轻人的担当与责任。我们要向836寝室的同学学习!向他们致敬!                                                      (机自学院)

Ø  只因我们正年轻

第一次做献血志愿者,既高兴又紧张,实践下来颇有感想。

整个献血现场的气氛很和谐、很温馨,很多同学刚进现场的时候或许还对环境有些陌生感,但是很快就融入了整个献血的队伍中。文学院、社会学院兄弟姐妹齐上阵,互相鼓励、开玩笑减压,整个图报大厅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作为志愿者的我们前期准备充分,分工明确,引导的、摄影的、递送物品的各有所司,我和朱茜、吴岳东、袁宇飞同学负责搀扶献完血的同学到休息区休息。看到这么多的同学们为了他人的健康而踊跃地、勇敢地捋起袖子献出血液,作为志愿者的我深受感动。图书馆对面的宣传横幅上写着献血"让生命延续",我想说,这里面延续的不仅仅是有形的生命,更是超越生命实体之上的那份大爱和奉献的精神。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只因我们正年轻。   

(文学院 李嘉路)

Ø  我愿燃烧我自己,为这世界添一点温暖

从小到大,每每看到那排成长龙的献血队伍,心里便会涌起阵阵感动之情,但也会有一种深深的遗憾。因为患有慢性心肌炎,我没有机会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用我体内的鲜血去帮助需要它的人。而这次无偿献血活动终于给了我一个做志愿者的机会,也算是弥补了我不能献血的遗憾。只要有一颗爱心,不管能不能献血,都可以为同胞、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10点钟,我已经穿好了志愿者的衣服,站在了图书馆报告厅的门前。金黄色的志愿者服装是那样的耀眼,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这金黄色就像一缕缕亮光,点亮了世界。这让我想起了著名作家巴金的一句名言:让我做一块木柴吧。我愿意把我从太阳那里受到的热放散出来,我愿意把自己烧得粉身碎骨给人间添一点点温暖。在网上,看到一位同学在帖子里说,90后的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但是,那些使用我的血的同胞,都是我的手足,都是我的亲人。看到这句话,我心想,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呢?那一辆献血车,便是连结上大同学和全国同胞的纽带。

当献血结束的时候,天空中飘起了蒙蒙细雨。但是,我仿佛在报告厅的上方看到了一道彩虹,这就是爱的光芒,这就是人性的光辉。

(社会学院  康晨)

Ø  微乎其微,但温暖绵长

余文焱,在读于悉商10级工管专业,她虽然外表文静却有着一颗炙热的助人之心,她已在校内献血三次,她说:"只是希望某一天,有人能同样的对待,微乎其微,但温暖绵长。"让我们一起愿温暖如她所说一般能源远流长!

                                                (悉尼工商学院)

Ø  献血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姚远,是悉尼工商学院10级会计的一位可爱女生,身形娇小却已经志愿三次献血,她说:"很高兴能通过献血来给需要的人带来帮助,尤其是在接到血站短信通知说自己的血被采纳时,心里特有成就感。第一次献血是在高考结束后,是为了纪念自己成人,和好友一起结伴献的血,感觉很有意义。在这以后我每年都会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让我们向她的无私奉献送上最真挚的敬意和感谢!

(悉尼工商学院)

Ø  献血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张阳子,是悉尼工商学院10级的学生,她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三次的献血经历感染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她说:"无偿献血是一种奉献精神的体现,自己的微薄之力日后可以给别人带来生的希望,想来事件很荣幸的事情。当然,献血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希望大家都能行动起来。"

(悉尼工商学院)

Ø  无偿献血,我在行动

张生才同学虽然只是悉尼工商学院11级的一名新生,但已经在校外志愿献血400毫升,他说:"献血是我一直想做的事,但因为各种原因而没能去献血。终于有一次返校途中,我鼓足勇气走进了献血车……献过血之后,才觉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这只会让你觉得无限光荣,尤其是接到无偿献血证的那一刻。作为一名大学生,无偿献血会让我们对奉献精神有更进一步了解,让我们体会到奉献的快乐。无偿献血,我在行动,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这一行列中来,用我们的微薄之力去创造生命的奇迹!。"他的热心温暖着需要帮助的人们。

(悉尼工商学院)

Ø  青春正该充满这般笑脸

今年当得知有无偿献血活动时,义无反顾的在辅导员处报了名。迈向周三早上的延长图书馆献血点。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义务献血,或兴奋、或紧张,或侃侃而谈、或静若止水,总之是期待的守望中透着一份使命感,平静的生活中淡出一弧波澜荡漾。

     在体检和等待的时候,感谢热情的志愿者们把食物不停的递给我,但当时的自己也顾不得吃。在躺上献血躺椅的时候,看着我身旁的白衣天使拿着粗粗的一根针管扎进隔壁一位同学手臂时着实心里有些发毛,但是想到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心里不禁踏实了不少。可能早餐吃得太早,已经到了中午处于空腹状态,导致在抽血过程中脑部供血不足,所以难免开始有些头晕目眩。辅导员看到了我脸色变化,便关切地过来询问我的状况,还有很多热心的同学也纷纷来帮忙,直到我完全恢复,在此真的很感谢大家的帮助与关心。这份奉献自我的经历让我拥有了更强的社会责任感,这份收获大家的帮助让我更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正如献血前合照上我们阳光的笑靥,青春正该充满这般笑脸!   (机自学院 吕骁翼)

 

 

校园采风 

u   新声

上海大学第一届商科文化节之"商航向•我掌舵"高校沙龙成功举办

上海大学第一届商科文化节之"商航向•我掌舵"高校沙龙于51214:00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东区467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主办,作为上海大学第二届博议堂又一创新形式,旨在通过不同高校商科学院学生代表联合讨论的形式,论学子眼中的高校商学院发展与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生会主席杨泽浩、副主席吴烨菲,上海东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主席方晓强、实践部干事张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学生会主席助理朱殷,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学生会主席钱程,以及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助理王昌健,市场部部长熊宝茹等参加了本次沙龙。

会上,各高校代表首先介绍了所在的学院,详尽、丰富的介绍让与会代表们对各个学校的发展以及现状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随后而来的是议题环节,议题内容围绕着高校商科文化展开,如:新形势下商学院培养出的商学人才应当具备哪些素质、社会需要怎样的商学栋梁之才;如何培养商学院学子的国际化视野;应当如何更多地与老师进行交流互动、喜爱的上课方式应当是怎样;学子心目中的商科学院是怎样的等等。讨论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根据现有的情况表达对未来的希望,整个过程轻松而欢快,严谨而向上,各个代表的踊跃发言把活动气氛推向高潮。最后大家达成协议并将最终讨论结果以"致院长的一封信"的形式上报给学院领导。

本次沙龙的成功举办,也让商科学子感受到学习管理必须打破围墙的真谛。通过兄弟高校间的交流,也促进上海各高校之间的联系,以此加强合作,资源共享,相辅相成,共同进步。期待明年的再会!                 (管理学院)

 

 

u   延语

机自学院开放日活动成功举办

56,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开放日活动在宝山和延长校区隆重举行。此次学院开放日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上海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陈志宏、上海大学学工办主任林海霞、社区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国琴、上海大学团委副书记仇静豪、机自学院党委书记费敏锐、机自学院院长屠大维以及全体院系党政领导出席此次盛典。

学生示范之星,榜样闪耀机自

上午九时,机自学院第四届"机自之星"颁奖典礼正式拉开本次开放日活动的序幕。本届颁奖典礼共颁发了7项个人奖项,分别为"社区之星"、"优干之星"、"才艺之星"、"科创之星"、"自强之星"、"公益之星"、"易班人气之星",以及优秀团支部和优秀团总支两个集体奖项。随着一段拉丁舞的旋律,由才艺之星刘凯,朱雯玲带来热情澎湃的舞蹈表演,将全场的氛围推升到白热化阶段。"机自之星"作为机自学院学生工作的特色品牌项目,旨在表彰学院一个年度涌现出的优秀集体和个人,在激励先进的同时,让学生尽情挥洒青春激情,积极展示青春风采,对于11级同学也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只要有实力、有梦想,就可以通过这个舞台展现出自己最耀眼的一刻。机自之星是一个平台,更是跨向另一个阶段的阶梯,对机自人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机自这个大家庭中,每一个人都会尽心尽力的去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打造出机自更美好的明天。

全面专业咨询,贴心互动交流

活动日当天,在伟长楼大厅还安排了学院院系领导、专业教师、校友就业、学长咨询等多个咨询台,各位老师详细而又耐心的向同学们介绍了学院发展、科研平台、专业设置、国际交流、就业前景、产学研基地、学生活动平台、特色活动等方面内容,充分解答了11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成才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惑。与此同时,在自强队机器人展示中,由自强队学生制作的飞思卡尔智能小车让在场同学们叹为观止,演示快速跟随、特定人识别等项目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带大家走进一个由机器人为平常家庭服务的世界,现场播放的RoboCup3D仿真视频以其媲美真人足球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眼球。活动中,11级学生频频踊跃提问、热情高涨。此次展示活动增强了11级学生对机自学院以及机器人的认识,引发了他们对新兴科技的求知欲望,为今后的大学生活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实践参观体验,专业特色呈现

11级新生还分三批参观了宝山校区工程训练中心和延长校区实验室。在工程训练中心,同学们参观了GE,激光内雕,快速成型,精密测量,普通加工(车工,钳工,刨工,铣工,磨工)等富有机自特色的专业类参观项目,新生在带队学长和老师的详细介绍下更清楚的了解到学院的专业知识。在学生志愿者的引领下,他们首先来到专业咨询台前,由专业学习优秀的大四学长以及几位资深老师结合他们自身的学习或教学体会,纷纷解答新同学提出的问题。接着,2011级新生在学生志愿者的全程引导下,分别参观了生产工程实验中心、机械设计实验室、CIMS与机器人实验室中心、新型显示实验室、机械楼、电机楼、机器人与微机机械实验室中心、自动化信息实验室中心、运动控制实验室中心等重点实验室。各实验室负责的老师紧紧结合生活实际应用,用iphone4、锅炉烧水、生产加工等举例,通俗易懂地讲解我院专业学习的应用和发展,令参观的新生兴趣高涨,对我院的学科专业特色产生了更加直观透彻的认识,从而帮助他们更加正确地选择自己的未来学习专业。下午4点,最后一批2011级新生在丰富有趣的实验室参观后意犹未尽地登上了开回宝山的校车,此次参观活动提高了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此次开放日活动得到机自学院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学院全体辅导员和专业老师的密切配合下,使得此次开放日活动获得圆满成功。这次开放日活动充分展示了机自学科专业类强,分布面广,实用性大的特点,给即将选专业的新生们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去了解了机电工程与自动化的发展方向与广阔前景,让他们感受到了机自学院的魅力所在。部分参加开放活动的11级同学纷纷表示:多样的活动使得自己对于机自学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今后要加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学校迈向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而努力奋斗!要秉承钱伟长校长"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校训精神,提高自身的综合工程素质,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创造新的辉煌!  

(机自学院)

u   嘉音

第十二届"悉商杯"英语能力大赛决赛暨第五届悉商英语节闭幕式隆重举行

515晚,上海大学第十二届"悉商杯"英语能力大赛决赛暨第五届悉尼工商学院英语节于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陈志宏、学工办主任林海霞、社区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国琴、钱伟长学院直属党总支副书记徐晓夏、文学院学工办主任崔海霞、悉尼工商学院党委书记李双、常务副院长张能辉、党委副书记滕云等领导嘉宾莅临指导本次活动。钱伟长学院直属党总支书记兼常务副院长顾传青、国际交流学院直属党总支书记李坚、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国建、文学院历史系副主任严泉、校团委副书记李银、外事处外籍教师Rose Oliver、悉尼工商学院英语教学副院长Matthew Williams应邀担任此次比赛的评委。

活动伊始,一段视频回顾带现场观众重温了历届英语节的难忘镜头以及本届英语节各项活动的精彩场景。随后,本届格莱美英语歌唱大赛人气选手们带来的震撼全场的歌舞表演,由此拉开了晚上活动的序幕。悉尼工商学院外方英语教学副院长Matthew致开幕词,对来宾们表示感谢,希望大家能从活动中收获快乐,并预祝本次活动顺利闭幕。

英语能力大赛决赛正式开始,,共有六支来自不同学院的团队通过初赛激烈的角逐脱颖而出登台亮相。此次决赛共分为四个环节,团队展示环节中,各队带来了风格迥异的表演精彩纷呈,无论是优美抒情的歌曲轮唱还是有幽默搞笑的情景剧都博得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英语演讲环节中,选手或缅怀钱校长,或赞美校园,或抒发对英语学习的热爱,真情流露,深刻感人;而电影配音环节则充分展现了选手们良好的记忆力与表演能力;最后的互动环节无疑是今晚一大亮点,悉尼工商学院人气外籍教师JasonRada老师参与其中,与选手们相互配合猜单词,选手们和现场观众都积极互动地参与其中,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经过激励的比赛,每队选手都有着出色地发挥,最终悉尼工商学院获最佳创意奖,文学院获最佳口才奖,社区学院经管类获最佳表演奖,外国语学院获最佳人气奖,社区学院人文类获最佳博学奖、钱伟长学院获最佳团队奖,各支队伍满载而归,大家在比赛中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活动最后,悉尼工商学院常务副院长张能辉老师致闭幕辞,他向获奖团队表示祝贺,并向关心与支持英语节的领导、老师以及工作人员致以衷心的感谢,同时对明年悉商英语节的精彩活动寄予了殷切希望。

2012上海大学第五届悉商英语节在掌声雷动中圆满谢幕。本届悉商英语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精彩活动,将英语的魅力从悉商散发到上大校园的每个角落,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英语、应用英语和研究英语的浓厚兴趣。悉商英语节这一上海大学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也会继续为上大的校园文化建设增光添彩。

(悉尼工商学院)

 

 

 

 

 

 

 

 

 

 

 

 

 

责任编辑:徐海峰                             执行编辑:彭蕾

 

 

上一条:《学工视窗》第118期 下一条:《学工视窗》第116期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